以他們從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艱辛,他們十二三歲就承擔起了家庭的重任,做飯、餵豬、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啥都要幹。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學業,他們學得比城裡的孩子更認真。沒有鞋子,他們光著腳爬山路;沒有教室,他們在牛圈裡上課;沒有桌椅,他們就坐在地上做作業……他們刻苦好學精神讓孫天聖感動不已。孫天聖跟他們交上了朋友,他不僅教他們體育還教他們畫畫和英語,雖然他自己畫畫的水平不怎麼樣,英語更是隻會幾個簡單的單詞,但孩子們還是聽得很認真,孩子們的眼睛裡閃爍著求知的渴望。
——我們渴望,貧困的學生都有讀書的機會;
——我們渴望,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成長;
——我們渴望,當地的人們用雙手造福下一代;
——我們渴望,您劃亮一根火柴給予光明。
這是來採訪的記者寫下的話,這話也是孫天聖的心裡話。
孫天聖走出貴州山區後來到了城裡,他到城裡是為了要參加義工聯盟,但參加義工聯盟前他先順路去看了看城裡的孩子們。
城裡的孩子都是小皇帝,他們捧著麥當勞、吃著肯德基,但他們還嫌這不好那不好,他們動不動就發脾氣,把他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嚇個半死:
“哎,寶貝別哭,寶貝別鬧,都是我不好,都是我不好,等一下給你去買奧特曼。”
“我不要奧特曼,我要賓士和寶馬,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家有賓士和寶馬,幼兒園裡的老師都喜歡他們,所以我也要賓士和寶馬。”
這可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為了難,他們家只有一輛馬自達,他們還沒有實力買賓士和寶馬:“唉,都怪我們太沒用,讓孩子在幼兒園裡丟了臉。”
孫天聖看得直搖頭,你們這幫糊塗蟲!怎麼這麼教小孩子!這麼教小孩子教出來的肯定是懶蟲!這麼教小孩子教出來的肯定是廢物!孫天聖想找孩子的家長去理論,但孩子的家長已經揹著孩子漸漸走遠,孫天聖踢了一下臺階感慨萬千:
“同在一片藍天下,山裡的孩子跟城裡的孩子卻太不一樣,難道真的是命運不公?真的是造化弄人?不!山裡的孩子條件差,但他們都知道刻苦,城裡的孩子條件好,但他們卻個個嬌生慣養,將來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