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的上班路上,餘至明比往常走的更有感覺。 這是他開著自己的人生第一輛suv車上班,感覺那就是一個倍爽。 尤其在醫院的門口,保安看到汽車前玻璃後的醫院車輛通行證,揮手放行時,餘至明心裡有一種莫名的得意之感。 這種感覺一直伴隨著餘至明。 直到他把車子比較熟練的停在了綜合辦公樓地下二層,專屬他的停車位。 餘至明取出手機一看計時,不由的脫口而出一聲“臥槽”。 早上八點三十五。 他在路上的耗時,三十一分鐘! 竟然比他騎單車還多用時五六分鐘。 重要是,餘至明感覺這一路開過來,挺順利的,沒遇到幾個紅燈,也沒遇到堵車。 還有,從這裡走到亓越醫學研究中心,怎麼也得要三五分鐘的時間。 開車上下班反而多用時間,估計也就像濱海這樣的擁擠大城市才有的怪事了。 餘至明來不及吐槽,拿公文包匆忙下車,快步走出停車場,就要跑步前進…… “餘醫生,餘醫生……” 餘至明停下腳步,轉頭…… 就看到黎垚院長、古青冉副院長,還有兩位頭髮花白,精神矍鑠的老者,一起緩步從綜合辦公樓的門廳走了出來。 餘至明轉身迎了上去。 “黎院長,早!” “古院長,早!” 古青冉輕笑道:“餘醫生啊,打招呼時別忘了加個副字,我是副院長。” “這一位……” 他一指身邊相對另一位來說,有些矮,有些瘦的頭髮花白老者,鄭重介紹。 “才是我們寧安醫院的院長,張援朝先生,工程院院士,傑出的胃病研究專家。” 張院士笑呵呵的看著餘至明,主動伸手道:“餘醫生,我這個院長就是掛了一個名字,除了拿院長工資,啥事不管的。” 醫學院士,這可是真正的醫學大老。 餘至明趕緊的把公文包背在身上,恭敬的用雙手握了握對方略有些瘦弱,卻相當有力氣的手。 “張院士,您好,非常榮幸認識您!” 這時,黎垚介紹身邊略顯高壯的老者。 “餘醫生,這位是我們醫院肝病研究中心的譚鷹先生,中科院醫學院士,國內外著名的肝病研究專家。” 餘至明不等介紹結束,就主動上前雙手握住了對方伸出的手。 “譚院士,您好,久聞大名!” 譚鷹輕笑道:“這話反過來說才對哦。” “這段時間啊,我耳邊聽到最多的,可是餘醫生你的名字。” “看到餘醫生你,我真的有一種後生可畏之感!我國醫學,未來可期啊。” 餘至明滿臉謙虛道:“實在是過獎了,我未來能達到你們兩位院士的十分之一成就,我就很心滿意足了。” 譚鷹伸出食指,虛點了點餘至明。 “你這個小傢伙,不老實哦,心裡肯定想著如何趕超我們這些老傢伙呢。” 張援朝頷首笑道:“譚先生,等這個專案成果出來,不說其他,單就貢獻和成就來說,這小傢伙就已經超過你和我了哦。” 譚鷹認同的點了點頭。 餘至明一臉認真道:“哪能呢。在這個專案中,我就是一個出苦力的工具人。” “做出最大貢獻的,還是譚院士、張院士你們這樣的人體資料分析大師。” 譚鷹正色道:“當一個研發專案中,非你不可,唯你不可,不可或缺之時,即便是工具人,那也是主要貢獻者。” “小傢伙,你不用擔心誰會搶你功勞。” “我和張先生的最大願望,就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這個專案出現應用成果。” 張援朝也輕聲道:“我們都是院士了,在榮譽上已經別無所求,就是想多看到一些能真正為人民服務的醫學成果。” 面對兩位老先生的表態,餘至明一時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古青冉開口道:“餘醫生,專案的關鍵就是找到更多的癌症極早期患者。” “考慮你的精力有限,還有兼顧你的成長,也不能每天讓你檢查潛在患者。” “我們商議了一下……” 古青冉緩緩的問道:“餘醫生,只是讓你檢查一人的胃和肝臟,且只篩選癌變,你檢查一人,需要多長時間?” “只是癌變?”餘至明確認了一下。 譚鷹親自回道:“就是癌變,像肝硬化、肝積水,甚至是良性腫瘤等等,與惡性癌變無關的其他亂七八糟病症,統統不管。” 餘至明思慮片刻,說:“那也得兩三分鐘一人,時間太短了,我怕會出現疏忽。” 譚鷹和張援朝對視一笑,道:“這個效率,算是相當不錯了。” “一個小時二三十人,平均一天五十人即可,我們再儘可能的召集高風險志願者。” “一週,能篩選出癌變的兩人不?” 張援朝沉吟著道:“這種事情,很難適用機率統計,運氣佔很大成分。” “只能是邊做邊調整方式方法……”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