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瘤,就像樹幹一側的凸起或疤瘤。 因為它破壞了血管結構,再加上管壁薄,很容易在這個位置引發血管扭曲痙攣,或是更糟糕的破裂出血。 一旦出現這兩種情況,就會導致出現大腦區域性缺血癥狀,或是腦出血。 結果,那是相當糟糕,死、殘率極高。 亓越,還有同為神經內科醫生的邵國棟,看著餘至明繪製出來的大腦動脈瘤位置示意圖,還有標註有具體尺寸,按比例放大的動脈瘤形狀圖,表情都相當沉重。 兩人對視了一眼。 亓越迎著對方的詢問目光,皺眉輕聲道:“位置太深了一些,無論是開顱夾閉,還是介入栓塞,風險性都相當大。” 開顱夾閉,是腦動脈瘤傳統治療方法。 它先是用特別的骨科用鑽或者銑刀,在顱骨特定位置取下直徑5-8厘米的骨瓣。 然後,在顯微鏡下分開腦組織的各葉,在腦組織的間隙中找到出現瘤子的腦動脈。 之後,用特製腦動脈瘤夾夾閉動脈瘤與正常腦動脈相連的“脖子”,達到治療目的。 這種治療方法,會對大腦組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繼而有引發昏迷、腦出血、偏癱、死亡等不良後果的可能。 介入栓塞治療,相對開顱夾閉手術來說,算是較新的腦動脈瘤治療方法。 簡單地說,就是從大腿根部的股動脈插管,將一根很細的微導管,透過動脈管腔內直接插到腦動脈瘤內。 再透過這根很細的微導管送入一段一段盤旋的微彈簧圈,逐步將動脈瘤腔內填滿。 這微彈簧圈屬於植入異物,會誘發血栓發生,導致動脈瘤腔充實,沒有血流透過。 而正常的腦動脈繼續保留通暢,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這種治療方法,安全性相對較好,但也有引發血管損傷、腦出血、腦血管栓塞等副作用的可能。 還有,整個導管要從大腿股動脈插入,最後抵達大腦動脈瘤位置所在處,這一路途徑說是九曲十八彎那都是簡單了。 而且,介入過程中,還要做到不損傷血管,對醫生技術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 餘至明察覺到亓老師看過來,抬頭迎上,問:“老師,有事,你吩咐。” 亓越輕笑道:“至明,邵醫生的這腦動脈介入栓塞,非你莫屬啊。” “我?還莫屬?” 餘至明是滿臉的驚訝,提醒說:“老師,我可從沒有做過腦血管介入手術。” 亓越輕聲道:“沒做過,不代表不能做。心血管介入手術,你也沒做過幾臺,但是我們華山公認心血管介入技術最好的王春元醫生,都親口承認不如你。” 餘至明咧嘴道:“老師,那是王醫生在故意的貶低自己,吹捧我,不能信以為真的。” 亓越瞄了一旁的邵國棟一眼。 不知他是沉浸在為自己的深深擔憂中,沒有聽到他們兩人的對話,還是故作沒聽到,臉上沒有做出什麼表情反應。 亓越決定,還是為邵國棟爭取一下。 他輕聲笑道:“至明,王醫生是在說真話,說假話,我還是能分辨清楚的。” “這血管介入技術,你不弱任何人。” “對大腦血管的熟悉,做那麼多檢查了,肯定也是無人能夠超越你。” “這兩者一結合,沒有比你更勝任邵醫生的這個腦動脈瘤介入栓塞手術了。” 亓越見邵國棟還是沒有什麼反應,就擺手止住了還要開口推拒的餘至明。 “至明,你不要著急拒絕或同意,先好好的想一想自己究竟能不能做到。” “作為一名醫生,治病救人,既不能超出自身能力逞強,也不能故意退縮,陷患者於更大的危險之中。” 停頓一下,亓越又道:“邵醫生初次聽聞此事,一時心緒不寧,也需要好好的考慮。” “這樣,我先帶邵醫生去做影像檢查,對這血管瘤做進一步的確認。” 餘至明哦了一聲,轉而好奇的問:“老師,師母那裡?” “那個,能問一下,你們的決定嗎?” 亓越輕撥出了一口氣,語帶唏噓說:“已經確認了,你的檢查沒有錯。” “至於決定,這麼多年都沒事,這個孩子的突然而至,我們看來就是老天爺的意思。” “以我如今的年歲,陪伴不了小胖多少年,他有一個弟弟或妹妹陪伴,也挺好……” 餘至明回到隔音辦公室,發現丁曄、段怡、周沫都沒再動筷子,等著他回來呢。 他在原來的沙發位置坐下,端起還有些溫熱的牛奶,直接一飲而盡。 周沫察覺到餘至明的情緒有些不對,問道:“患者的情況不是很好?” 餘至明嗯了一聲,說:“直腸癌倒是沒有啥異常,新發現了更為棘手的腦動脈瘤。” 丁曄和段怡齊齊的啊了一聲。 “竟然是不定時炸彈殺手,果然棘手。” 丁曄驚訝一聲,問:“確定如何治療了嗎?開顱手術?還是介入栓塞手術?” 餘至明搖頭道:“還沒確定,亓老師推薦我來接手介入栓塞手術。”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