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一週開始,極早期癌症專案志願者的癌症篩選,從每週四次改成了三次。 時間定在了週一、週二和週三。 主要原因是隨著時間推進,相關高患癌風險志願者,是越來越難以尋找了。 專案組不得不把搜尋範圍擴大到濱海周圍,這極大增加了工作量。 與此同時,每一次篩選出來的癌症患者人數,出現了穩定且緩慢的增加。 這些癌症患者的身體資料收集和分析的工作量,也出現了顯著提升。 如此種種,專案組決定,適當放緩些腳步,讓一直持續工作的工作人員喘息一下。 作為專案掛名負責人之一的餘至明,最近曾心血來潮翻看過專案組的人員名目。 他很是驚訝發現。 華山醫院、交大附屬醫院,還有寧安醫院,直接參與這個研發專案的各類工作人員高達八十餘人。 相關合作單位,還有間接參與到這個專案的各種人員,更是達到了四五百人。 這人員數字的背後,還有如流水一般的高額資金投入,這讓餘至明感覺到了壓力。 作為專案的源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他,要是出了問題,這麼多人的心血,還有這麼多資金的投入,可就全打水漂了。 所以,餘至明鄭重決定,要比從前更加的愛惜自己。 比如,每天早上的鍛鍊時間,要從原先的十五分鐘延長到二十分鐘。 還有在晚上,陪著青檸一起做十五分鐘的瑜伽練習。 餘至明深刻體會到,身體好了,做什麼事情都會有底氣,尤其是面對青檸…… 週一作為門診日,餘至明比平時提前了十分鐘趕到醫院至臻樓。 青檸也一併來到醫院,代表餘至明對今上午要做手術的徐娟表示關切,還有陪伴。 做好工作準備的餘至明,先去病房對做了腦動脈瘤介入手術的戶外廣告安裝男,做了一番身體檢查。 至於邵國棟醫生那,餘至明就沒去。 他只是聽值班護士彙報了一句,說邵醫生一夜良好,沒出現異常情況…… 上午近十點,餘至明在隔音檢查室,剛對一位掛號患者做完診斷,就看到院長秘書何英俊與市局的魏浩前後走了進來。 “有事?” “有大事!” 何英俊回了一句,又笑道:“我也是剛剛知道,原來餘醫生你曾經大發神威,力挽狂瀾挽救了十七名礦工的生命。” 魏浩補充說:“餘醫生,那些礦工都來了,就在樓外,要親自答謝你的救命之恩。” 餘至明咧嘴道:“沒有這個必要吧?寄送一個錦旗過來,意思意思就行了。” “我還忙著呢。” 魏浩哈哈笑道:“救命之恩,哪能如此敷衍。他們千里迢迢的特意趕來,餘醫生,見一見吧……” 餘至明在周沫、周洛、沈奇、隋馳、段怡,還有幾個小護士們的簇擁下,和何英俊、魏浩一起來到了一樓大廳。 一出至臻樓,餘至明就有些呆愣住。 只見樓前的空地上,一字排開十七位身穿工裝,頭戴安全帽,手拿鮮花的礦工。 餘至明還注意到,其中有一名礦工的左臂袖管是空蕩蕩的。 單單這些礦工,不至於讓餘至明呆愣,主要是這些礦工的身後,還有一個穿紅披彩十多人的腰鼓隊。 隨著餘至明等人的出現,這腰鼓隊是又蹦又跳,精神抖擻的敲起了腰鼓。 在礦工佇列的左後,簇擁著老人女子孩子等三四十人,手舉著印有“恩人謝謝”、“當世神醫”、“仁心仁術”等小彩旗揮舞不停。 在礦工佇列的又前方,還有一二十位衣著正式,看著像是領導的人物。 之所以看著像是領導,是因為旁邊還有一個攝影團隊正對著他們拍攝。 “這是啥情況?” 何英俊忍著笑,介紹說:“人家領導找上門,說是要舉辦一個隆重的答謝儀式。院領導想著,這是一片心意,就同意了。” 話語間,餘至明就看到,對方領導團隊中一位看上去五六十歲,西裝革履的男子,帶頭走過來。 餘至明強忍住翻眼皮衝動,也是在眾人簇擁之下,幾步下了樓梯,迎了上去。 “餘醫生……” 西裝革履領導,主動握住了餘至明的手,一臉感激說:“餘醫生,你好!” “我是路平礦業集團的董事長楊鴻羽,衷心感謝您神技大發,讓我們能一個不落的救下了被困礦井的他們。” “是餘醫生你的神技,讓十七個家庭沒有失去兒子、丈夫和父親。” “也讓我們路平礦業……” 餘至明忍不住打斷道:“楊先生,你們千里迢迢,不辭辛苦特意趕過來,” “這份心意,我已經收到。” “只是樓內,還有不少患者忍著身體不適在等著我診治。” “楊先生,你看?” 楊鴻羽感慨道:“餘醫生果然是醫者父母心,仁心仁術呢。” “為節省時間,直接進入感謝程式。” 在他的示意下,腰鼓隊停止了敲鼓,與此同時,排在礦工佇列第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子,手持鮮花幾步來到了近前。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