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馳應該去吃午飯了,沒在大辦公室,餘至明就一人乘坐電梯來到了六樓。 他走進一間兩人間病房,只見一位六十多歲的女患者正在家人照顧下吃午飯。 另外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正躺在床頭搖起三十度的病床上玩手機。 餘至明徑直來到中年人的病床前,問:“腎動脈血管炎?不知原因胃痛?” 中年男子點點頭,又迫不及待的問:“餘醫生,您是不是要給我做檢查?” 在昨天,餘至明聽隋馳述說過這位患者的病情。 患有多年的慢性胃病。 最近兩三個月又多了一個飽腹後胃痛的毛病,還有腰痛、發燒、全身不適等症狀。 在醫院做過細緻的全身檢查後,沒有發現胃病的惡化跡象,卻查出了腎動脈炎。 這位患者來到中心,主治腎動脈炎。 經過謝建民醫生一段時間的治療,動脈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飽腹後胃痛的症狀,依然沒有得到緩解。 謝醫生請了消化系統專家方晨醫生做了會診,最終診斷為慢性胃病引發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方晨醫生除給他開了一些藥,還叮囑他以後吃飯細嚼慢嚥,少吃多餐。 只是中年男子,不太認可這個診斷。 因為多年胃病的緣故,他早已經養成了細嚼慢嚥,少吃多餐的習慣。 每次吃飯,他至多吃一個四五成飽。 但是到了如今,即便吃個四五飽,他的胃也開始疼了。 中年男子很擔心是不是得了胃癌。 這段時間,他沒少請求謝醫生、還有隋馳,想請餘至明給他做一次身體檢查…… 中年人等餘至明給自己做完腸胃檢查,一臉的忐忑不安,聲音發緊的問:“餘醫生,我是不是得胃癌了啊?” 餘至明搖頭道:“雖然你胃裡有一些鈣化點,也長了小型息肉,不過還沒發生癌變。” 胃鈣化,是胃潰瘍或者胃炎等疾病引起的胃部問題。 它是胃黏膜受損後形成糜爛、潰瘍,同時血液中的鈣、磷等物質在區域性沉積,隨著機體的自我修復,以及黏膜組織的壞死、脫落,在癒合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鈣化灶。 胃鈣化從本質上講不是惡性病變,不用過於擔心,但可能會影響胃蠕動,不利於消化吸收,部分患者可出現腹痛、腹脹、食慾下降等症狀。 小型胃息肉是指六毫米以下的息肉,如果不是惡性病變,可做定期觀察。 餘至明又告誡中年人道:“不過,現在沒有癌變不代表將來沒有,就你這胃,需要好好養護一下了。” 本來長鬆一口氣的中年男子,又苦笑道:“餘醫生,我一直有在好好的養護胃啊,但它就是時不時的鬧出一些問題。” “我也很無奈啊。” “餘醫生,您有什麼好的養胃建議沒?” 餘至明迎著中年人期待目光,搖頭道:“我知道的也都是老生常談那些,細嚼慢嚥,不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等等。” 停頓一下,他又建議道:“你可以請和我一塊工作的知名中醫秦醫生給你號號脈,看能不能給你開一個養胃的方子。” 中年人哦了一聲,又關心的問:“餘醫生,我這飽腹後胃痛?” 餘至明沉吟著說:“有可能是胃鈣化點引發的。空腹的胃只有拳頭大小,飽腹後能膨脹六七倍,甚至更大。” “鈣化點有可能牽拉胃粘膜,胃壁肌肉等造成痛感。” 中年人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就聽餘至明又道:“為了排除其他可能,我需要你飽腹一次,給你再做一次檢查。” 中年人聽餘至明這麼說,取出了親朋送的三罐八寶粥,請護士稍作加熱,然後咚咚咚的灌進了肚子裡。 他摸著自己鼓鼓的肚子,沒過一會兒,面露欣喜道:“餘醫生,疼了,疼了,我的胃又開始疼了。” 餘至明把手放在中年人的上腹部,再一次探查起來。 這次,他主要探查腹腔的血液迴圈。 胃腸道的飽腹膨脹會對其他臟腑,還有本身的供血血管造成壓迫和擠壓。 這有可能會造成供血不足,形成胃腸整體或部分組織的缺血。 這也是一些人過飽後,腹痛的原因。 餘至明這一通檢查,倒是沒有發現中年人的胃腸血液迴圈有問題。 他又拍按幾下,準備結束這一次的檢查時,忽然察覺到中年人的肌肉緊了一下。 這是拍按到痛點了? 雖然中年人沒有哼哼呼痛,臉上的表情也沒有什麼異常反應,但是肌肉的自然反應沒有瞞過餘至明的感知。 他回憶了一下剛才拍按的位置。 胃大彎區下端。 這個位置…… 餘至明細緻探查了一下,發現這處的胃後壁因為胃息肉和鈣化點的存在,使得胃壁有一塊錢幣大小的小小硬結塊。 而這處胃壁的硬結塊,與肝左外葉有了親密接觸。 餘至明心中一動,吩咐中年人道:“你以跪姿趴在病床上。” 中年人聽吩咐照做。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