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早上不到八點半,華山醫院門急診大樓的頂樓走廊上,站滿了身穿白大褂的青年醫生,竊竊私語相互交流。 今天將在這裡,舉行腹腔主要血管聽音辨位的過關考核。 走出電梯的段怡,看著走廊滿滿的人只能拱起小身板往前擠。 “請讓一讓,讓我過去。” 段怡擠了沒幾步,就走不動了,她的脖領子被人給拽住了。 她一轉頭,就只看到了一個胸膛,再抬頭,才看到了一張濃眉大眼的方臉。 好高的個頭。 這是段怡的第一個念頭,沒有兩米,也得有一米九五了。 “先來後到,排隊懂不懂?” 聽到對方的批評,段怡使勁的晃了一下身體,擺脫了對方的手,又遠離了對方一步,抬頭看向眼前的大高個,又掐起腰,讓自己更有氣勢一些。 “大高個,我可不是過來參加考核的,我是過來考核你們的。” “我是考官,知不知道?” 不錯,因為餘至明工作忙碌,沒時間參與這次的考核工作,趙山等人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先達一步的段怡做考官了。 大高個聽到段怡說自己是考官,身體就不由自主的縮了縮,趕緊的彎下腰,不給眼前的小土豆居高臨下的感覺。 他露出一個自認和善的笑容,說:“考官老師,實在對不起,您這麼年輕漂亮,我一時誤認為是參加考核的青年醫生了。” “你大人不記小人過,如何?” 段怡抬起小下巴哼哼了兩聲,轉身雄赳赳氣昂昂的在眾人讓出的小道上,暢通無阻的走進了一間會議室。 會議室已經臨時佈置成了考場,擺放著三張檢查床,旁邊的辦公桌上擺放著魚躍、3M等品牌高檔聽診器。 為了公平起見,不允許使用考生自帶的聽診器,由華山醫院統一提供幾款高檔聽診器供考生選用。 “楊處長,早!趙主任,早!” 段怡向楊邁、趙山問候一番,又把目光投向會議室的一高一矮兩位陌生中年男子。 “小段醫生,我給介紹一下……” 楊邁伸手一指矮個中年男子,說:“這位是來自國家應急管理中心的黃司長。” 他又一指高個男子,說:“這是來自齊魯醫院的李副院長。” 段怡客客氣氣的問候了兩人,又笑著說:“我就說呢,等在外在的同仁一個都不認識,原來都來自齊魯醫院。” 李副院長呵呵笑道:“這個過關考核標準不太好掌握,為統一標準,就只能連夜趕來華山,辛苦小段醫生了。” 停頓一下,他又介紹說:“外面一共八十九人,全都透過了聽力測試。” 段怡有些愣怔,確認的問:“透過聽力測試的,竟有這麼多人?” 說著話,段怡又瞄了安靜站在一旁的孔嬌嬌、粟軍,還有厲瑋三人。 這三人就是段怡比較看好的三個傢伙。 趙山得到了段怡轉述的餘至明建議後,就把這三人找來,做了反覆的一些測試。 根據這三人的聽音辨別水平,趙山幾人確定了考核過關標準。 一是聽力靈敏度。 以他們三人的聽力靈敏度的最低值,作為一個硬性過關指標。 趙山以此指標對門急診的人做了一次測試,發現透過率只有三分之一。 二就是腹腔主要動脈血管的聽音辨位,餘至明講述的五條主要血管,需要至少準確辨位三條。 楊邁又對段怡介紹說:“外面來的青年醫生,不光來自齊魯醫院,還有省立醫院等三四家泉城的三甲醫院。” 李副院長見段怡看過來,解釋說:“我們魯省是人口大省,每年的意外事故和自然災害不斷,對現場急救人才也是急需。” “省衛健委對這件事非常看重,又知道透過率比較低,就多組織了一些人過來。” 段怡輕哦了一聲,說:“我已經來了,就不要讓他們等著了。” “我們這就開始吧?” 這時,來自國家應急管理中心的黃司長開口問道:“餘醫生確定不過來了嗎?” 他又略帶不滿的說:“現場急救培訓中心是我們應急中心今年的重點推進專案,旨在打造一支全天候及時反應,最快抵達的應急醫療突擊隊,最大限度的挽救民眾生命。” “如此意義重大,今天又是第一次正式的考核,餘醫生不屈尊露一下面?” 他這話一出,和趙山對了一下視線的楊邁開口解釋說:“黃司長,您或許不知,餘醫生每天工作繁忙,不是在挽救患者性命中,就是去挽救患者性命的途中。” “小段醫生,告訴一下黃司長,現在餘醫生在做什麼?” 段怡提高了一下嗓門,朗聲道:“餘醫生去了腫瘤科,今天是晚期癌症患者做CAR-T試驗治療的日子。” “稍有不慎,患者就可能熬不過,餘醫生需要過去盯著試驗治療過程。” 黃司長聽到這話,也就不言語了。 餘至明主持的晚期癌症治療專案,他是知道一些情況的。相對來說,確實比來這裡更重要一些……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