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至明一臉鄭重的說:“在紀氏氨基酸研發過程中,不止一次遭受過偷盜未遂事件。”
“不排除洩露可能。”
餘至明取出手機,撥通了古青冉電話。
在電話裡,他把葉老說的事情和猜測轉述了一遍,又道:“那位老年痴呆患者突然轉好,值得懷疑和調查一番。”
下一刻,古青冉的聲音從手機中傳出,“至明,有一件事因為涉及保密一直沒有告訴你,那真菌被國家有關部門取走過幾份。”
“對方向我們鄭重保證……”
古青冉沉聲道:“這真菌,他們取走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目的,只會用在對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且患上了老年痴呆的人身上。”
“他們還保證,這真菌不會洩露出去。”
葉老等餘至明結束了與古青冉的通話,語帶唏噓的說:“原來是如此。”
“那位老年痴呆患者,看來是他的地位和重要性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
這時,葉芃、梁茜幾人已經扎完了三針或是四針,餘至明也開始起身探查他們幾人的扎針位置。
只不過,這一次的對比結果,讓甘草堂不少人感覺到了意外。
四人的扎針誤差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出現了擴大,達到了一到三毫米之多。
餘至明對這個結果,挺能接受。
他在給醫院的副主任外科醫師做指點後,他們在剛開始改進時,因為不適應,與舊習慣的衝突等因素,手術水平也是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葉老經驗豐富,也明白他們沒有進步,反而變差的原因。
“不要否認自己過去的做法,你們能做到這一步,足以說你們過去是優秀的。”
葉老肯定了一句,又叮囑說:“你們要做的是小修小補,不是推倒重建。”
“更不要著急,從最開始的環節開始想,尋找自己有可能做的不到位或疏忽之處……”
葉芃幾人在葉老的一番鼓勵和叮囑後,再次投入到了練習中。
這種技術性工作,要想獲得改進和提高,大量練習是必不可少。
餘至明再次坐下和葉老品茶。
他剛端起一杯茶,還沒有喝,就聽到了咚咚的敲門聲響起。
甘草堂一位工作人員趕緊開門,告知敲門者,今天停診一天。
下一刻,餘至明就聽到一個女子的懇求聲音響起,“我們是從外地慕名而來,已經買好了傍晚回去的火車票,明天還要工作。”
“能不能通融一下,給我家孩子看一看啊?我帶孩子來一趟濱海真的很不容易的。”
這時,葉老聲音響起,“帶進來吧。”
很快,一位看上去三十多歲的短髮女子,還有一位面黃肌瘦的六七歲小男孩被帶到了近前。
葉老問道:“你家這孩子多大了?”
短髮女子趕緊回道:“八歲半了。”
“這孩子小時候有些挑食,不喜歡的是一口也不吃。不過如今大了,也懂事了,不怎麼挑食了,但是胃口很小,吃的不多,這幾年一直這樣瘦瘦弱弱的。”
“還請醫生您給好好的看一看。”
餘至明心道,何止瘦瘦弱弱,這就是發育不良啊,八歲半的孩子長的像六七歲的。
葉老看向餘至明,介紹說:“這孩子看著面黃肌瘦,發育不良,從中醫角度來說,原因可能與睡眠不足、營養不良、瘀血內阻證、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有關。”
“你認為哪種可能性最大?”
餘至明輕笑著說:“應該不是這幾種比較常見的原因,否則也不會慕名而來求醫了。”
“老師,還是我來檢查一下吧。”
葉老點頭道:“那就辛苦你一番了!”
餘至明把孩子帶到大堂的一張按摩床旁,讓孩子躺上面,戴上醫用手套給他做起了全身檢查。
沒過多久,他就有了發現。
“小腸有一段十多厘米長的縮窄,應該是先天性腸管發育異常導致的。”
“先天腸管發育異常?”
短髮女子是一臉的緊張,忐忑的問:“醫生,您確定?”
“這容易治嗎?”
餘至明輕聲笑道:“我可以確定,我是華山醫院的餘至明,我的檢查不會出問題。”
他接著介紹說:“不難治,只是需要手術,把那段發育縮窄的腸管切除就好了。”
他又解釋道:“孩子早年的挑食,如今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