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3章 這確是一個治療思路(1 / 2)

小說:上醫至明 作者:陳家三郎

直到晚上過九點,給那位大毒梟做完手術,餘至明才完成了週一的全部工作。

他拖著疲累身體,回到隔音辦公室,竟然發現爸媽和大姐在等著他。

“爸、媽、大姐……”

餘至明歡喜的和爸媽、大姐打過招呼,看向一旁的青檸,責怪道:“爸媽和大姐需要好好的休息,怎麼能讓他們老遠的來這裡?”

“不許說青檸!”

餘朝霞搶先開口,還用了一些力氣拍了餘至明後背一下。

她又接著解釋說:“我和媽在早上其實沒受到多少驚嚇,事後呢,國家還派了一位諮詢師給我們做疏導。”

“青檸趕來後,也一直陪著我們。”

“晚飯後,爸媽和我就想著,我們是沒啥事了,但是你肯定在心裡擔憂不已,說不定晚上還會不放心跑來看看。”

“考慮你工作忙,我們就先來看你了。”

“爸、媽、大姐……”

餘至明看著眼前最親的家人,忽然鼻子有些發酸。

他確實想著下班後過去看看,家人卻早就想到了,還怕他辛苦,自己趕了過來。

餘至明上前抱住媽媽的胳膊,道:“媽,是我不好,讓你和大姐受到了牽連。”

“老五,這事不怪你,我知道!”

餘媽輕輕拍了拍餘至明的手,安慰說:“相反,這說明了你的厲害,都讓國外壞人不得不鋌而走險了。”

“老五,你是我們的驕傲。”

這時,餘爸開口了,“老五也下班了,先回家,回到家再好好的說……”

餘至明稍作收拾,和爸媽、大姐、青檸、周沫,還有張海、孫林,以及開車送餘爸餘媽過來的一位特勤警衛,呼啦啦的走出了至臻樓。

一出至臻樓,餘至明就看到七八人圍了過來,嘴裡還不停喊道:“餘醫生,請出手救治一位為教育奉獻一切的老園丁。”

這些人被醫院保安,還有張海、孫林幾人隔在外面呼喊不停,還有人舉起了手機。

周沫湊近了餘至明,輕聲介紹說:“餘醫生,他們是為一位退休老教師請願,就是馮思思昨天直播室的那位老教師。”

餘至明輕哦了一聲。

周沫接著說:“快下班時來的,我們也勸不走,沒想到他們一直守到了現在。”

餘至明點了點頭,看向近前請願的幾人中年齡最長的那一位,說:“昨天的直播我也看了一段時間,對於那位退休老教師的情況,我有一些瞭解。”

“八十五歲高齡,確實不太適合做腦血管介入這種風險相當高的手術。”

年齡不是手術指標的決定性因素,卻也是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尤其對老年人來說。

在外科領域,一般把老年人分為三個年齡階段:60-70歲,70-80歲,80歲以上。

80歲以上為高齡患者。80歲也被認為是手術難度大幅度提升的分水嶺。

一般來說,高齡患者手術面臨三個主要的難關。

一是器官衰退,導致的手術和麻醉的身體耐受性差。

二是高齡患者通常有許多基礎疾病,比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腎功能不好等。

這些基礎疾病,使得手術和術後併發症及死亡風險增加。

三就是術後恢復慢,導致各種意外和風險大幅度提升。

如果一位四十歲的健康成人,身體恢復需要兩週時間,落到一位八十歲的老人身上,則至少需要六週的時間。

在這些因素的制約下,對於高齡患者,手術治療,尤其是大手術,是能避免就避免,儘可能的採取保守治療的方法。

餘至明抬腿要走,又有人開口喊道:“我們老師他是真真正正的做到了點燃自己,照亮別人,一生都在兢兢業業的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

“董醫生說餘醫生你對我老師的手術有很大把握,還請救救我們的老師。”

因為大毒梟一事,餘至明一整天,心裡都是不太舒服的。

而眼前這幾人,讓餘至明感受到了另一種形式的脅迫。

他蹭的一下就發作了起來。

“我有把握做的手術多的是,不僅如此,只有我才能救下的患者,也多的是。

餘至明一字一頓的說:“這並不意味著,我就非得去救他們。”

“活到八十五……”

餘至明剛要說“也夠可以了”,卻被青檸眼疾手快的捂住了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