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至明和往常差不多時間,趕到醫院至臻樓,見到了等在大辦公室的羅裕醫生。
在他身邊,還有一位四十多歲,身體略有發福的中年男子。
簡單認識後,餘至明也沒讓對方過多等待,稍作準備就在隔音辦公室給羅裕的朋友檢查起了身體。
“你這心臟確實調養和恢復的確實不錯,這icd可以移除。”
餘至明給出了心臟檢查結果,卻又接著道:“你胃裡有異物,建議去做一次胃鏡。”
“異物?不會是胃部腫瘤吧?”羅裕的朋友立時變得緊張起來。
羅裕趕緊安慰道:“不是腫瘤,異物在醫學上都是指外來之物。”
“你仔細想想這幾天,你有沒有吃了什麼難以消化或奇奇怪怪的東西?”
羅裕朋友皺眉道:“都是普通食物啊,我又不是小娃娃,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
羅裕道:“餘醫生的探查不會出錯,肯定是你吃了不該吃的東西。”
“從現在起清腸胃,到下午下班前,應該可以做胃鏡了……”
週五是雷打不動的體檢日,餘至明要先給來自捐贈單位的二十人做身體檢查。
早上近九點半,一位五十歲上下,看著很有派頭的男子走進了隔音檢查室。
“餘醫生,我這段時間,每天都會發作幾次噁心,治療了幾次也沒效果。”
一般來說,來餘至明這裡體檢,是不需點餐,特意指名自己有什麼不適。
他會從頭到腳的給檢查一遍,不會錯過了身體相對明顯的病變。
只不過為保險起見,餘至明會讓外面維持秩序的周沫或小護士提醒排隊的體檢者。
要有在別家醫療機構一直治療無果,或屢次查不出病因的不適症狀,最好說一聲。
畢竟,流水線一般的檢查,與留了心的檢查,效果還是略有不同的。
即便是一向認真負責的餘至明,也不敢保證在流水線一般的重複性快速檢查中,一定不會出現打盹疏忽時刻。
餘至明聽完對方的講述,點點頭,示意自己曉得了,又伸手一指檢查床。
派頭男子見狀,也沒有再多話,身形麻利的躺在了檢查床上。
餘至明給這人做完一遍身體檢查,用時七分多鐘,比檢查他人多用了一分多鐘。
主要是餘至明在這人身上除發現了他這個年齡段常有的心腦血管問題,還有一些輕微腸胃問題後,沒有其他更大的發現。
“你的噁心,都是什麼時間出現?”餘至明詢問了一句。
引發噁心的原因,太過多種多樣。
諸如消化道、前庭、神經系統疾病、全身性疾病均可有噁心的發生。
某些藥物及生活刺激,環境刺激、還有心理因素也會導致噁心的發生。
餘至明一時檢查不出導致眼前這人噁心的因素,需要詢問一番,來縮小原因範圍。
派頭男子介紹說:“沒有時間規律,飯前、飯中、飯後都有可能。”
“平均每天發作兩三次。”
停頓一下,派頭男子又補充說:“已經持續一兩個月了,每一次出現噁心症狀,要持續三五分鐘,甚至十幾分鍾才消退。”
“難受的很。”
聽到這,餘至明就打斷道:“這樣,你先不要回去,就留在至臻樓,等你再次噁心發作了,就在第一時間過來找我……”
派頭男子離開後,餘至明的體檢工作繼續,但是直到午飯時間,也沒見這人回來。
整個上午,餘至明除了那派頭男子之外,也沒發現其他值得探究的有意思病例。
他已經察覺到,自己這探奇獵新的心理是越來越重了。
這不算是多好的心態,因為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患者,都是常見病和較常見的病。
這些疾病,其中有不小一部分的治療,只是對症緩解和支援治療,最終靠著人體的自愈能力和抵抗力給熬了過去,至今還沒有針對性的藥到病除的特效藥。
最好的例子,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感冒。
但是這感冒是人體免疫系統對外界環境、感冒病毒抗衡和適應的過程。身體頻繁感冒,乃是機體免疫力低下發出的警告。
從這個角度出發,要是真的發明出藥到病除的感冒特效藥,不見得是好事。
餘至明想著,或許可以嘗試攻關一些病毒疾病、炎症疾病的特效治療。
比如肺炎、血管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