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堂寧安醫院分部位於門急診的南側,是一棟三層的鋼結構獨立建築。
不過,它已經裝修成了傳統風格濃郁的中式建築,打眼一看就知道是中醫診所。
上午近十一點,餘至明完成了晚期癌症患者的身體檢查和難產體位的胎位調整後,和青檸、張海一起來到了這棟建築前。
他們能看到建築前擺滿了花籃,足有幾十個,一條條十多米長的慶祝條幅,從樓頂垂下更是把小樓都給遮住了。
餘至明抬頭掃了一遍,看到了寫有自己名字的祝賀條幅,也看到了國醫堂、同仁堂的祝賀條幅。
“寫我名字的這祝賀條幅,誰送的?你?還是方瑜?”餘至明疑惑的問。
青檸輕笑著說:“應該是甘草堂自己弄的。很多單位開業時,會把賀喜和送賀禮的統計一番,挑選出比較重要的個人和單位,統一製成條幅,以壯聲勢!”
她又補充說:“有些開業的,甚至會虛構或冒名一些祝賀單位,顯示自己實力強大。”
餘至明點點頭,抬腿進了小樓。
一樓佈局和甘草堂總部差不多,有古色古香的候診區,診療室、針灸室、按摩推拿室、藥房、煎藥室等等。
一樓人不多,梁茜醫生領著七八名白大褂,正應對十多位居民或患者的諮詢。
餘至明也在第一時間被梁醫生熱情告知,葉老和賓客們都在三樓。
他和青檸走樓梯跨過了二樓,直接來到了三樓。
三樓是賓客滿棚。
四五十平米的會客區,連同外面的寬大露臺,聚攏了一二百人。
“小舅,小舅……”
餘至明看著直撲過來,抱住自己的大腿的宋嶠,摸了摸她的頭頂。
“你已是大孩子了,不好再抱大腿了。”
餘至明握著小嶠的小手,走了幾步,來到了會客區葉老的近前。
“老師,祝賀開業,我來晚了……”
餘至明先向葉老問候了一番,又接著向葉老周圍的汪梧醫生、秦秋石醫生、劉老兒子、古青冉,還有餘爸等人打了簡單招呼。
“至明,你坐在我這,我去露臺招呼幾個朋友。”古青冉主動讓出了自己的位置。
餘至明也沒客氣,在空椅上坐下。
小嶠乖巧的站在了他的左手旁,青檸則是站在了椅子的右後側。
有甘草堂工作人員給餘至明端來茶水。
“餘醫生,你這外甥女著實不錯……”
開口的是劉老兒子。
這段時間,他一直留在華山醫院,負責紅斑狼瘡患者治療後的身體調養,還有身體資料監測和記錄。
“我拿了八種不太好辨認的中藥材,她竟然全辨認了出來,藥性也沒有記錯。”
“名醫可期啊。”
餘至明見小嶠得意的小下巴抬了起來,忍著笑道:“劉醫生,你可別誇她。”
“她這才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距離成為一名合格的中醫還早著呢。”
小嶠脆生生的大聲道:“我的目標是要成為小舅那樣厲害的醫生,救好多好多的人。”
劉醫生笑著說:“志氣可嘉!哎,小嶠,在你心裡是小舅厲害,還是你師爺厲害啊?”
“我小舅厲害!”小嶠回的沒任何猶豫。
“為什麼是你小舅厲害?”劉醫生又問。
小嶠抬手比劃著說:“我小舅這麼年輕都這麼厲害了,等小舅長到和師爺一樣大了,肯定厲害到……厲害到天邊了。”
在一片輕笑聲中,有個大嗓門響起,“餘醫生的醫術毫不誇張的說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登峰造極,全世界醫生第一人。”
餘至明轉頭看去,看到了一位人高馬大,五十多歲的寸頭男子。
他謙虛道:“形容的太過了,這幾個詞語我是一個都當不起。不過是在某一方面有些天賦和擅長而已,還有很多不足。”
“餘醫生您就是太太謙虛了。”
來到近前的寸頭男子,雙手遞出一張名片,道:“我是寇海東,一名人參商販。”
餘至明接過名片,就聽寇海東一臉鄭重的說:“餘醫生,我必須代表東北數萬參農重重的謝謝您。”
“這幾年,人參不如胡蘿蔔,沒有什麼實際藥用價值的所謂研究成果,是大行其道,讓圓參、林下參的市場行情一降再降,很多參農都要活不下去了。”
“餘醫生您用人參續命丸來治療晚期癌症,直接用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