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隆興帝有著釜底抽薪地妙計。
太子泰風終究是姓衛的,不能不顧及衛氏皇族的長遠利益!
假如,隆興帝許太子泰風繼位,且保證只要惡魔軍團解甲歸田,絕不對他們有任何人身傷害的話,太子泰風做什麼樣選擇?
宅心仁厚一直是太子泰風的缺陷,而他倚為智囊的諸方策野心又太大了。隆興帝親自出馬,會有什麼樣效果。
沒有大義之名,難道惡魔軍團真敢造反嗎?
沒有了外敵情況下,誰敢先發動內戰,誰就會被帝國百姓所拋棄,誰就會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縱使是帝國新戰神也一樣!
'16…9'》 第十五卷落幕英雄第九章西北反攻
“進攻!堅決進攻!全面進攻!……”
蕭機元帥歇斯底里般在巨大的壁掛地圖邊跳來跳去,口裡發出聲嘶力竭的叫聲。
多達數百名的西北作戰部隊將校們大多不像蕭機元帥那麼情緒化,反而三三兩兩交頭接耳談論。
“進攻?拿什麼進攻?”遊鏗中將抱怨說:“我們的截斷軍團只剩下六萬人,而其中光後勤要二萬人,就這,還不能保證供應,哪有進攻能力!”
“遊中將,這麼說,可不對!”蘇民中將微笑說:“誰不知道您的能耐,說進攻,能攻得上!說後退,便能退!”
“姓蘇的,你這麼話什麼意思?”遊鏗中將大眼一翻,不客氣說。
“誇獎您啊!”蘇民中將不在意說。
“兩位將軍,先聽聽蕭元帥作戰部署!”曾培慶少將見勢不好,連忙居中調解,緩和一下氣氛。
同樣是從山地步兵師因戰功晉升到中將的兩名帝國功勳大將,蘇民和遊鏗的成長道路全然不同。
蘇民是不折不扣的實力派,靠優秀指揮能力和統軍能力,屢屢率部在至關重要的戰役中憑屍山血海完成作戰任務,一步步爬升到西南軍團主力軍浴血軍指揮官位置上來的。
遊鏗則要狡猾一些,他本著不打死拼仗消耗戰,有便宜就佔,沒便宜就走,違抗軍令只當家常便飯的精神,倒是捕捉到多次良機,立下了不小的功勳。
本來,按遊鏗這種儲存實力不顧大局的作法,怎麼也不可能升到軍團指揮官位置上。
問題是,蘇民身上打上了康利戰研究團烙印之後,遊鏗立刻撇清自己和惡魔軍團關係。自然獲得某些人欣賞,一下被提升了起來。
遊鏗於政治上投機的行為,豈能為正統有氣節的蘇民看得起?
更何況,遊鏗有多次的戰功,是建立於蘇民於前線死拼硬打後所造成的機會。
雙方的矛盾顯然激化了。
拉了拉蘇民中將,胡良佐少將苦笑著,示意他不要戰前和某些人過於計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