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給人制造喜怒哀樂的驚奇,有時仇恨會從人根本意想不到的方面來!
對此,橫行是有體會的。
曾經有一個周樂行的從前在橫斷下任過下級軍官的世家弟子,突然來到軍山拜訪老長官橫斷。
向來對老部下老戰友來拜訪熱情有加的橫斷不疑有它,興致高昂得與周樂行打獵兵棋推演,甚至共處一屋徹夜長談當年軍中往事。
反倒是林義覺得周樂行舉止神情有異,叮囑橫行密切注意他的舉動。
整整一個月,累得橫行賊死,直抱怨林義異想天開。
然而,周樂行臨辭別的懺悔,卻道出他前來謀殺的真實企圖。
謀殺的理由,更讓人覺得很荒唐!
周樂行有次值哨時,偷懶躲起來打了一盹,讓巡哨的橫斷髮現,但橫斷一反常態,沒有責罰訓斥周樂行,只是沉默走開了。
沒有受到懲罰的周樂行,自以為橫斷之所以如此做,是欲徹底廢了他的緣故。
而恰巧,隔日周樂行被調到其它部隊去了。
脫離了橫斷的部隊,當時等於脫離了地獄迴廊戰鬥最慘烈的一線,遠離了死神的代價是同樣遠離功勳爵位。
周樂行對功勳爵位的渴望遠遠壓倒了對死神的畏懼,因而對橫斷心中漸漸充滿了憤恨。
當因傷退役時,身上滿是傷疤的周樂行兩手空空一無所獲,悲憤之下,決意來找橫斷報復。
橫斷光明磊落的人格和胸襟,使周樂行感到慚愧,自覺放棄了刺殺行動。
雖然不理解不明白,橫斷還是寬宏大量原諒了周樂行。
半年以後,又一次昔日老部下聚會,橫斷提出周樂行之事,經眾人反覆討論後得出結論。
多半是因為戰事緊急,橫斷巡哨思考,根本沒看到周樂行失職,自也不會做懲罰訓斥。
周樂行的怨恨,完全建立在憑空的臆想中!
這個荒唐的故事,橫斷向老部下們下了封口令,不管如何,昔日部下週樂行未曾軍功封爵,他心中同樣遺憾,不願進一步傷害打擊。
封口令在戰友之間是無法真正得到執行的,倍受感動的周樂行在橫斷亡故之後,親自趕了輛馬車,上千公里一路累成三匹馬,送來了一副最好的香楠木大棺材,供昔日恩帥下葬。
令人感嘆得是,由於過於辛苦悲傷,周樂行一回家後,就舊傷復發拖了半月後身亡。
聞聽此訊後,橫行又上千公里趕去給周樂行奔喪送葬。
正因為橫行少年時一義舉,獲橫斷老部下們一致好評,從而橫縱出事後,他們才會遵橫行指示而動。
所以說,人和人之間結仇生怨,有時完全脫離了當事人的意志!
大概,不知什麼時候,橫行無意間給自己招惹下了敵人!
管他娘呢!人生在世,結仇生怨這種事是難免的!
想開了的橫行大步走向下一個功勳區。
粗粗掃視了一遍後,橫行上官利龍董猛三人來到了號稱豐穀穗大陸開天闢地第一元帥東方若莆蠟像前。
修長英俊的東方若莆渾身上下散發出一種憂鬱哀傷的氣質,彷彿是一位痛失愛人後代後以吟遊詩人身份行走天下的痴情帝國貴族,而不是豐穀穗大陸上有史以來的第一位身兼陸軍光榮水師空騎三元帥於一身的偉大軍事家!
具有諷刺性意義的是,正是東方若莆無以倫比的軍事才華,無形中有了榮昌帝國軍權將集於一人的危險,從而產生對帝國分權制衡體制嚴懲危機。
意思到危機以後,全面衡量利弊,榮昌帝王浩天閣元老院上議院內閣等諸多權力機構達成一致,兵不刃血的解除了東方若莆的所有軍權,直接導致了這個視戰爭為全部生命所有的人生命的衰竭!
與帝國大多數世家歡欣鼓舞以為各自利益得到了保護不同,平民百姓對東方若莆元帥的早逝表露出了哀思和憂愁!
當分權制衡體制發展到排斥扼殺人才,其弊端之嚴重足以威脅到榮昌帝國的生存!
四方蠻夷被打得丟盔卸甲哀求和平之後,帝國內的由百戰精兵構成的強大軍隊似乎失去了繼續存在價值!
獵物沒了,要鷹犬何用?
東方若莆元帥死了,戰爭亦沒了,軍隊裡當然要體現帝國政治體制的構成!
十二黃金公爵世家派系軍人無端被賦閒了,東方若莆元帥麾下的精兵強將被種種方式逼得退役解甲,非親各勢力的帝國軍人,面對的是被清洗的一條路可走!
出身於帝國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