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猛偷懶或者沒天賦,反倒與他們身處環境及學習條件有關係。
董家家傳武學是從戰場廝殺總結經驗教訓而來的,講究用最快速有效手法殺敵,為此自身付出一定代價在所不惜。有這樣的指導思想,董家又是用兄弟搏鬥直接驗證效果。董猛在武館裡發展方向完全走了偏激。
與橫行、崔天浩、上官利龍三人結伴以後,董猛武學一出手就嚇了三人一大跳,也讓三人開始對他進行全方位的影響改造。動輒拼命,拼掉了董猛命事小,連累了大家才事大。
影響改造董猛的武學,自是上官利龍學習的上官家深奧的武學。
不能說上官家武學不搏大精深,也不能說上官家對非嫡系子弟藏私,問題出在上官利龍母親身上,她性情甚為怪僻固執,不討上官家人喜歡,乾脆就搬到遠離本分支上官家中心的絕戶宅裡去住。
可想而知,上官利龍的啟蒙武學指導老師水平與自以為是成了反比。而上官利龍堅忍不拔的毅力讓他的武功離上官世家的康莊大道,越來越遠越來越無法修正。
幸好,在家族例行年會比試上,一位好心的長輩發現了上官利龍的毛病,痛罵庸手誤人,家族又一個好苗子被毀後。他乾脆給上官利龍訂了一個刻苦的長期訓練基本功的計劃,再讓上官利龍囫圇吞棗將很多武學概念熟記背住,期待上官利龍漫漫在實踐中去領悟修正促進武技水平。
俗話說,明師出高徒!造就一個高手,天賦、明師、努力、經濟後盾無一不可缺少!
不努力的典型例子是橫行!
缺少經濟後盾的典型例子是崔天浩!
無明師的典型例子是董猛上官利龍!
後三兼備天賦略微差點的例子,是高翔!不過,也有可能,高翔天賦不差,她並沒有想過成為恐龍級女武士而已!
身為虎賁衛,殷基、李治實戰經驗並不豐富。演武場上的切磋和戰場上的廝殺完全是大不相同的兩碼事,故孟海老到毒辣的殺人經驗,對他們大有裨益。
孟海再有天賦才能,能以平凡簡單的武學練到黃金戰士的實力,已經達到他體智慧的極限,無法再進一步了。殷基、李治口裡流露出來的上乘武學精要,正是他時下所最需要補充的營養。
孟海與殷基、李治越談越來勁,相見恨晚了!相見恨晚了!
不管懂與不懂,上官利龍、董猛兩人拼命用腦袋記下三人講過的話。這些,可是用成千上萬個金幣都不一定買得到的好東西。
時光在專心致致的人眼裡流逝得非常快。
戰神堡在望,三合一組團即將到達目的地!
第一卷東海危局第三十八章堡下小鎮
戰神堡雄據在戰神山脈盡頭,兩面倚山一面突凸於深峽之上,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惡處。
自從榮昌帝國攻佔東海全境以來,早期榮昌有遠見的軍事家認為,整個東海三省完全依靠縱橫關與榮昌聯絡,致使縱橫關得失對東海三省起著關於成敗作用。對此,不可不在戰略上做一些調整預防。
打通從榮昌到東海的戰神山脈通道,建立戰神堡要塞,確保縱橫關有失時,整個東海有一條緊急生命補給線的計劃,就被極具前瞻性的提出來。
當時,東麗對榮昌帝國攻佔東海的反攻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舉國一致傾力確保勝利果實的榮昌在一種完全喪失理智的情緒下,透過了這一計劃。
數以千萬計的金幣和幾十萬的勞力三年的苦幹,剛剛修築了一條穿越戰神山脈的戰備通道,前線英勇的北方軍團的將士們就徹底摧毀了東麗用於反攻東海的三個精銳軍團,攻打到了東麗首都遠日城下,迫使東麗被迫請出七神總主教出面求和。
榮昌舉國大慶之時,耗費巨資讓人非議攻擊痛罵不止的戰神山脈戰備通道就在未來得及發揮出任何作用的情況下放棄了。因為這條戰備通道僅能供軍方使用,若要改造成軍民同用,成本簡直高得讓元老院上議院浩天閣發瘋發狂!而東海大獲全勝逼東麗簽下的城下之盟,又在至少十年內消除了東麗的威脅。每年高達三百萬金幣的通道維修費用顯得即不必要又極奢侈浪費。特別是在此戰役中建立了大功的空騎軍團和光榮水師們,更痛心疾首那些花在戰備通道上每一枚金幣,以戰鬥時同樣的熱情狂烈攻擊所有支援過建戰神山脈戰略通道的有關高層人氏。
誰也承擔不起將數以千萬計的金幣和幾十萬的勞力三年的苦幹打水漂的責任,參與決策者們自然奮力發擊,千般理由萬種藉口說明戰神山脈戰備通道的正確性。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