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小說:秘界 作者:沸點123

降水,加之充足的光照、肥沃的土壤、獨特的氣候條件使南迦巴瓦大峽谷植被蔥蘢、草木崢嶸,具有複雜而豐富的植被型別和動植物區系。江西岸的陡峭地勢造成了生物超常規垂直分佈最大限度的記錄。從高山冰雪帶到低河谷熱帶季雨林帶,自上而下依山峽展開,堪稱世界上少有的“自然博物館”。

而大峽谷的核心地區尚是無人區,道路艱險難以涉足,被認為是“死亡峽谷”。地勢險要,關山阻隔,南迦巴瓦大峽谷一直處在封閉狀態。近一個世紀,中外探險家、攝影家、地質學家們一直試圖探索“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奧秘。對這一地帶的考察一直被認為是開闢新天地,任何一點發現都會被載入史冊,這讓所有探險家心動不已,而羅亦安好不容易才爭取到這一機會。身臨此地,羅亦安慶幸自己今生與青藏高原結緣,慶幸親眼目睹了人世間最為壯麗的風光,這是探險愛好者獨享的幸運。

整個大峽谷人跡罕至,只有大峽谷下段的墨脫縣生息著原始部落狀態的門巴人和珞巴族人。羅亦安正是從墨脫縣僱用的珞巴族嚮導,開始了登山之旅。門巴人和珞巴族人對於漢語並不精通,大峽谷的封閉導致他們還實行著刀耕火種、弓箭獰獵的生產方式,甚至還採用結繩記事、刻木記數、以物易物進行交換的生活方式。這幾年,隨著大峽谷的發現,愛來這登山的人多起來,門巴人和珞巴族人常常作為嚮導給人領路賺點生活費。因此開始稍稍瞭解漢語。

登山前,羅亦安給那些族人帶去了豐厚的禮物,這讓他們對他多有遷就。等登山結束後,羅亦安在大本營與族人們結了帳,經過幾天在大本營的休整,踏上了回程。

族人們心情放鬆下來,回去的路上歌聲不斷,羅亦安欣然地看著這無憂無慮的珞巴族人,一邊沿途採集各種稀奇古怪的花草。誰也沒注意到,羅亦安不知不覺走上了一條岔路,並越走越遠,等大家發現了這一切,兩撥人已遠隔崇山,相互找不著了。

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

這是一條陌生的路,或者說,這裡本沒有路,溼潤的印度洋水氣在大峽谷內滋潤著,這裡在冰雪掩映下形成一片綠色世界,林木挨挨差差,密密實實,處身林中抬頭不見天日。

羅亦安孤身穿林過坎,心中並不慌亂。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全長雖近500公里,但這是一條封閉的峽谷,只要堅持一直向下走,就能找見唯一的河流——雅魯藏布江。中國人多,旅遊點是中國人最密集的地方,現在又是徒步大峽谷的最適宜季節,各條支線峽谷內都有星星點點的徒步者。只要下到谷底,總會見著同伴。即使意外情況發生,那麼順江漂流也會漂到印度見著人煙。

森林漸漸密蔽,每當山風吹過,森林不再寧靜。林濤、江濤彼此唱和,這一大自然的恢宏交響聲聲入耳,在這遠離世界和人群的地方,置身於壯麗的大自然懷抱中,羅亦安一路享受著大自然最美妙的聲音。

羅亦安不停的上山,下山,沒完沒了的在海拔3000多米到幾百米的高度徘徊,雅魯藏布江拐了一個彎又一個彎,羅亦安繞過一個山嘴又一個山嘴,又翻了一座 3000多米的山口——郭布拉,沿著一條大山澗下山,不斷的從山澗的左岸涉到右岸然後再回來,羅亦安不得不挽起了褲腿,赤腿走在湍急的山澗裡,水很深,沒過了膝蓋,冰冷刺骨,羅亦安不時還滑倒在岸邊的大石頭上。

大峽谷裡的水,更是千奇百態,羅亦安看到了固態、液態、氣態、雪花、溪流、大江各種形態、各種尺度規模的水,從固態的萬年冰雪到沸騰的溫泉,從涓涓溪流、簾簾飛瀑直至滔滔江水。大峽谷裡的山,也無一不秀,從遍佈熱帶季風雨林的低山一直到高入雲天的皚皚雪山;茫茫的林海及聳入雲端的雪峰秀麗的感受更如神來之筆,大峽谷的美景讓羅亦安終生難忘!而且,羅亦安比較幸運,沒有遇到大峽谷內常發生的山崩滑坡、泥石流、野獸、毒蛇、毒蜂等各種來自自然界的死亡威脅。

林中無日月,不知走了幾天,隨身攜帶的食品漸漸吃盡,羅亦安心中泛起了製作木筏順江漂流的想法,可是又捨不得丟下難得的美景——這輩子不知是否還有機會來這裡,就這樣放棄,似乎太可惜了。

夜深了,被這個想法折磨了一天的羅亦安疲倦至極。

“今天就到這兒吧”,羅亦安止住了腳步,略略打掃一下地上,簡單地設立一個防蛇帶後,鑽入了睡袋。“也許,明天的太陽昇起來,我會有個決定。”

清晨,蟲鳴鳥叫吵醒了羅亦安,掀開睡袋,羅亦安爬了出來。

還好還好,此地著名的大螞蟥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