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具備了相應的菩提心,我就可以考慮適當地講一些初步的空性修法。
不過,據我推測,可能大多數人在出離心和菩提心方面還是有點問題吧!
另外,對根本沒有修行的人來說,這種做法也許會變成一種壓力,因為在平時沒有自我審視、自我總結的時候,就容易自我感覺良好,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一旦反觀自檢,知道自己什麼都沒有學、什麼都沒有修以後,就會感到後悔、遺憾,這種壓力也就會成為一種動力,可以促進、激勵我們去修行。這就是我讓你們寫紙條的用意所在。
你們要寫自己的真實情況,修了就說修了,沒有修就說沒有修。我也不會把紙條拿來當眾宣佈,誰誰誰在這三年當中一座都沒有修,某某某每天堅持夜不倒單地精勤修持……
我已經講了好幾年了,如果我講的修法你們一點都不修的話,就太可惜了。不是我講的內容可惜,而是你們珍貴的生命、時間、機會被白白浪費,無端錯過很可惜。
我曾經也講過,在沒有出離心的時候,除了平時的日常固定唸誦以外,應當把其餘的時間都用來專心致志地修出離心;在有了出離心而沒有菩提心的時候,就應該放下一切,一門心思地修菩提心。
有漏皆苦的理論不需要講得太廣,《普賢上師言教》裡面已經講得很清楚,所以今天就到此為止。
第六十五章 四法印(具體見解修法二)
1
諸法無我(上)
(一)總述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叫做“我”。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主張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