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聚會進行了一個下午加晚上,用餐是莊園的糕點師準備的十八層大蛋糕。雖然十八層這個概念不太好。
簡單訪談之後,嘉賓們提前退場,粉絲們單獨送上禮物。
和偶像單獨相處啊,還真是個讓人心動的節目!信徒們以何芷月為首,和偶像來了個很親密友好的交流。
“你們剛才表現得都很好,”對於自己的信徒,鬱雅也會適時誇獎,“之前問的那幾個問題特別有水平。”
“謝謝女神!”之前站起來提問的信徒們非常高興。
“再接再厲啊,”鬱雅笑道,“你們可是獨一無二的信徒呢,拿專業知識出來交流的派頭真的很好。”
“我們一定會努力的!”
看到一群打了雞血似的粉絲,記者們暗自腹誹,圈子裡是混進了什麼了不起的東西吧?否則一個個的叫囂著要拿專業知識糊人一臉的,是追星該有的狀態嗎?追星難道不應該圍堵、尖叫、暈倒、買代言嗎?
沒錯,以往來說,粉絲追星現象是這樣的,可是當他們追隨的偶像變成鬱雅之後,這一切就不一樣了。
前世,她沒少聽鍵盤俠們罵“戲子誤國”,似乎成為明星成為演員就是低賤不堪、十惡不赦的事情一樣。
誠然,圈子裡很多藝人的行為是不可取的,盲目的跟風炒作、奢靡享受,影響了正確的國民價值觀。但是,更多的藝人是熱愛藝術的,影視曲藝是文化傳播的渠道,藝術也是國家實力的一種體現。總之,一句話,人不能總靠吃飯活著。
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在最初階段,吃飯和繁殖佔據了原始人類生命的一大部分,那時候,叫生存。後來,當口腹之慾被滿足,原始人類學會了使用工具之後,他們同樣也學會了製作衣物,知道了愛美。再後來,“文化”這個概念出現了,他們活著不僅僅是衣食住行,還擁有了信仰。那個時候,才有了“生活”。
千百萬年發展下來,人類的生活越來越豐富了。
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發展,同樣也是一個國家國民生活提高的表現。
在這方面,Z國是有些欠缺的。
Z國的藝人地位被普通人捧得太高,但實際上卻沒那麼高。網路上常說某某明星的粉絲都是腦殘粉,看待偶像比父母還要高。其實不然,他們只是為自己的心靈尋一個寄託而已。
偶像是什麼呢?現在,這一詞彙的概念被模糊了。偶像不應該是霍霍青少年的貶義詞,它該是代表著信仰和動力的,積極向上的。
鬱雅前世沒有看明白這些,今生,她希望能夠為Z國的“偶像”做一些事情。
名氣,流量,金錢,這些東西都是一個偶像明星會擁有的。
但,她相要的不是這些。
“今天是我的生日,很開心有你們在,”面對著臺下一張張帶著笑容的臉龐,鬱雅真誠的說道,“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可能會有很多交集,也可能沒有,但我希望這一刻你們沒有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