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臂一呼擁你為王……”這是要造反?
林海嚥了口唾沫,心道,小粉絲們你們還真敢唱,這在舊社會可是要滿門抄斬的你們知道不?你們就一點都不在乎身後那群賊精的記者們?
事實上,他們還真的不在乎。因為至今還沒有媒體能夠在鬱雅手中討得了好。
前面信徒們在愉快地唱歌,後面受邀而來的記者們則在手忙腳亂地記錄歌詞。
估計用不了多久,這首信徒唱給女神的歌曲《信仰之光》,就要C位出道了。
“……因為內心發光的信仰,
我才不怕孤行路上迷失方向,
因為內心信仰會發光,
照亮我的路走向更遠的地方……”
“唱的真好!”戴眼鏡的記者感嘆了一句。
“噓,別說話,我在錄音!”身邊一群人跟著抗議。
嘖,好吧。他閉緊嘴巴,抓緊時間多拍幾張照片。
信徒們唱歌的時候,林海跟著作迷弟狀揮舞著雙手,鬱雅明顯不知道這回事,沒辦法跟著唱歌,反而提起裙襬,跟著音樂的律動即興跳起舞來。
這樣才像驚喜嘛!哪裡像某些藝人,說是粉絲送給他們的歌,實際上是自己這邊找人譜好了詞曲,硬教給粉絲唱的!戴眼鏡的記者在心裡對鬱雅有些偏向了。
其實他們入行幾年,見過自炒熱度的藝人無數。很多粉絲接機送禮都是經紀人掏錢僱來的,他見過有時候一個粉絲鬼哭狼嚎地要嫁給一個男藝人,可是一轉眼沒幾天又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出現在另一個男歌手的演唱會上。這類專業“粉絲”,演技一流,縱然不在演藝圈混,也能拿到不低於三線藝人的片酬。
反觀鬱雅的粉絲,是沒有這種現象的。
往往我們稱偶像藝人為“流量明星”,其實這個流量就是指的粉絲流量。粉絲也有圈子,圈子裡固定的粉絲就那麼多人,偶像們常常是互相爭奪粉絲,這就有了傳說中“爬牆”和“雙擔”的存在。
但是,鬱雅的路子和這些偶像明星們又是不一樣的。
首先,她是直播出身的。粉絲圈裡的很少看直播,因此,她的粉絲基礎來自於直播圈。
其次,鬱雅的微博短影片使她的名氣更上一層樓。也就是說,透過微博短影片,她又凝結出了一批很純粹的“影片粉”和“技術粉”。
再有,就是她高考狀元的身份。“媽媽粉”和“老師粉”們是很特殊的存在,他們往往沉迷於某某題庫和某某名師,很少關注娛樂圈的藝人,但他們的影響又是巨大的。有老師就會有班級圈子,有考生媽媽,就會有學習圈子。圈子裡面的人早就對別人家孩子成績進步的“秘籍”垂涎已久,隨便聽上一耳朵,果斷就去了解了。
最後,就是何芷月的影響力,和“造星計劃”帶來的名氣了。
是以,鬱雅的粉絲們是獨立的,也是特殊的。他們很少流動,很少爬牆,他們大概只會粉上她一個偶像,不會再改變了。
眼鏡記者換了個角度,繼續拍照片。
鬱雅的舞蹈水平不錯,他是聽說過的,據說古典舞和現代舞都不在話下。眼前這段即興表演,完全是根據節奏來的,有古典舞的神韻,又有現代舞的靈動。
一首歌,很快,不過幾分鐘。大家還都意猶未盡。
林海反應過來,鬱雅也一個漂亮的迴旋結束舞蹈。
“好的,感謝信們的這首《信仰之光》,”林海說著轉向鬱雅,“不知道我們的壽星聽完這首歌感覺怎麼樣呢?”
“感覺……”女孩沉吟一下,似乎在很認真地思考,“這首歌的詞曲都很有功底,演唱也唱出了味道,我的信徒們,你們很優秀!”
被誇獎了!
臺下的信徒們有些不淡定了,激動又興奮地尖叫鼓掌。
“臺下的觀眾們今晚好像特別容易激動哦,”林海雙手下壓,信徒們立即乖乖噤聲,“今天是鬱雅十八歲的生日,所以我們請來了幾個特別嘉賓,待會兒就要讓你猜一下嘉賓的名字。”
鬱雅點頭,配合表演,儘管嘉賓們她在後臺早就見過了。
可真正到了猜嘉賓的環節,“造星計劃”節目組卯足了勁兒的出了些么蛾子。比如說,唱歌的嘉賓給用了變聲器,跳舞的嘉賓只給看影子,不唱歌也不跳舞的,拿牌子寫一句話讓猜他們是誰。
娜娜和秦與楚歌再好猜不過了,一個是女高音,一個是對唱。米露老師的舞姿優美,風格獨特,很少有人猜不到。
沙礫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