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帛的技術我們部落也才剛剛掌握到——”炎道:“可是公孫軒轅卻要來向嫘祖求婚姻,很明顯地是想從我們這裡弄走這種技術。前些天他派人過來說過,讓我打發回去了,沒想到今天又親自來了,如果你不在這裡,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阿凱對於絲綢瞭解的不多,只知道是養蠶,用蠶繭製作出來的,並不明白具體是怎麼做出來的。一旁的啟對於這種衣服的質地也非常感興趣,他在海底世界的時候對於吃穿用具都十分的講究,看到這種又輕又軟的衣服自然十分想知道怎麼做的。於是炎便帶了阿凱和啟去看部落製作這種帛的地方。
原來在這部落的附近生長著很多桑樹,樹上自然生了一些蠶。在蠶結繭的時節樹上掛滿了雪白的蠶繭,於是部落中有的人便試著嘗一下這種“白色的果子”,結果把裡面的蛹咬破後,發現裡面的蛹汁味道很香。後來吃這種白色的果子便成了部落這時節的一種普遍現象。
蠶繭在被咀嚼後會被變得鬆軟,最後會變成散亂的纖維狀。本來人們並沒有想到這些纖維可以做什麼。但是嫘祖很聰明,聯想到了部落裡用粗麻編織的衣服,用這種更柔滑纖細的纖維編成的布不是更好嗎?於是她收集這種蠶繭,放在瓦罐中煮出纖維來,慢慢地編織出了比麻布更輕便柔軟的帛。
阿凱和啟看到被煮出的蠶絲被部落的婦女們細心地編織著,這種工作很慢的,手工的編織十分的費時間。其中一個年輕的女子便是嫘祖,她的速度在些婦女中是最快的。
啟的腦子畢竟十分的靈活,看了一會便提出了改進速度的辦法:“如果把這些絲二端固定好,然後相互交錯著穿插這個方向的線……”
啟的想法已經很超前了,他提出的便是古代未使用織布梭子前的原始織布法,只不過還是要比現在這種一根根地紡織快捷了很多。
這時候炎才意識到收下啟對他來說不是礙於人情的負擔,而真的是撿到寶了。
接下來的幾天裡,啟在繅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