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一座觸目的“斷橋”。南非是非洲國家中基礎設施建設最好的國家,其中開普敦更是非常現代化的一個城市。30多年前,開普敦市區就開始全面建設高架橋了。
建設這條高架橋時,政府和沿線的居民初步協商好遷移計劃,但是動工後,坐落在“斷橋”邊上的這戶人家的兒子回來了,他不同意出售土地,同時說服父親不要簽署與政府的出售土地合同,因為沒有事先簽署土地轉讓合同。
政府一點辦法都沒有,最後只能改道合攏。南非的法律明確規定,個人的土地所有權神聖不可侵犯。該拆的拆,該遷的遷,這也是開普敦政府為什麼能夠理直氣壯地將市區內,住在不屬於自己土地上的窮人或流浪者遷移到郊區的原因。
現在,這戶當時反對出售土地的人家的兒子已經成為這塊土地的繼承人,並在這塊土地上建了一家規模不小的酒店,面對著當時遺留下來的“古蹟”,悠然自得地繼續享受著“釘子戶”的快感。
在開普敦,這樣的“斷橋”有4處。除了“釘子戶”的原因外,還有兩處“斷橋”是因為“豆腐渣”工程,遺留至今是為了警示後來者。其中一處因為建築材料弄虛作假,使得高架橋建設到一半時轟然倒塌。
導致3名建築工人當場身亡。為此,當時的建設局局長被判了3年徒刑。本來,政府是準備拆除劣質材料修建的高架橋,但是開普敦電臺播放了死者的家屬致全體市民的一封信,其中寫道。
流過血的傷口會永遠留下傷疤,不承認傷疤的城市是虛偽的,納蘭澀琪和雲落這座城市需要的不僅僅是美麗,更需要一種勇敢的品質。不要讓恥辱輕易地離開,即使恥辱裡包含著痛苦。讓斷橋時刻警示納蘭澀琪和雲落吧,這樣納蘭澀琪和雲落未來才能做得更好。(未完待續……)
第一〇四五節 第一次甜吻
這封信打動了開普敦的全體市民,開普敦議會專門對“斷橋是拆還是留”進行了專題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