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找玉龍三太子,人家沒碰見我,怕就得跑老遠。”
觀音:“呵呵,瞧你這話說的,你跟龍女都能處,怎就不能找了?”
木吒長吁短嘆,這是跑不掉了啊!
他只能不情不願抱拳道:“是。”
……
幾日後,做遊俠兒打扮的木吒踏上東華國的土地。
他成為行者前,是玉虛的第三代門人之一,曾住陳塘關,自認對海岸有些瞭解。
殊不知商代跟宋代變化巨大,那時還是奴隸制時代呢,別的不說,先秦人都沒創造出褲子,單純打綁腿!
陳塘關外的海岸線,是東海龍王的自留地,關中百姓都生活在城牆裡,哪怕漁民捕魚都擔心被蝦兵蟹將問罪,也只有他的混世魔王弟弟敢在海濱鬧騰。
大安港就不一樣了,站在船頭,迎面撲來的是腥鹹的海風,獵獵風聲鑽入耳窩,連甲板上其餘人興奮的喊叫、船員扯著嗓子的告誡也被掩蓋住。
無數的船——展開帆後遮天蔽日的艦、能承載無數賓客的三層樓船、小貓三兩知的漁船,有的在平靜的水平面上飄蕩,有的則是牢牢拴在岸邊的系船柱上。
排列整齊的圓木組合成一塊塊木板,這些厚實的木質地面從岸旁的石磚地向外延伸,一部分突兀地立在海上。
這或許是方便船員來來往往裝卸貨物,又或者是人造陸地的初次嘗試。
青色的石磚包裹著海岸旁的水土,又將地的高度墊高無數倍,這是為防止天氣變臉,湍急的水流攻擊岸邊的長工、商賈,甚至是不能動的衙門。
光看這集結了無數人偉力的河岸,就足夠木吒驚歎了。
下船後,衙門的皂吏挨個盤問核對證件,好在木吒在人間界活過,很有些常識,他心念一動,看其他人拿什麼也照葫蘆畫瓢抄一份。
皂吏重視妖魔更勝人族,誰叫他們天生服從性就低,容易犯案,像木吒這種很容易就被放過去了。
等進城後,木吒更是後悔自己怎沒跟二郎神一樣長三隻眼睛,不說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盛況,單看官道兩旁的小商小販,與推車行走的販夫走卒,就將他吸引得不要不要的,小巷拐角處,路岐人正唱著悠揚的小曲,更給街市增添一分熱鬧。
木吒喃喃自語道:“乖乖,難怪天上的神仙小妖喜歡下凡,這不比天庭好玩多了?”
他本以為比起在天庭輪守南天門的天兵天將,珞珈山的日子已經好過很多,結果一看,跟真凡間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他感嘆道:“難怪天庭有思凡一說,這要是我,也得思啊!”
在塵世間的誘惑下,想要醉心工作,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木吒也是如此,他說:“哎,這東華國如此之大,想要從萬萬妖中找出玉龍三太子,何其艱難,且我深入民間,何嘗又不是尋找的方式?菩薩自然是懂我的。”
這話一出,他就給自己的行為找到了藉口,定下總基調,連腳步都輕快了不少,木吒陷入思考:“哎,這裡玩的吃的那麼多,要從哪兒開始呢?”竟有些無所適從。
他想想,還是先從路岐人那開始,小曲唱得真好,能不去聽完?
隨後一溜煙跑了。
……
再說觀音,雖把徒弟木吒也薅到東華國,他身為勞動模範,也並未逃離,而是在天亮之際又回到了東華國。
他暫時沒跟分身做替換,毛髮捏造成的分身腦子不大靈光,怕幹活時露出馬腳,他還準備再觀察豬八戒一陣呢!
而高長松,他也在百忙之中抽出空來,監督劉庭象他們的工作。
劉庭象看見高長松,就像是舊時代的僕從,緊張得手都不知道放哪,差點就在他面前趴下了:“郎君,有何吩咐?”
高長松總覺著他想說“老爺,有何吩咐”,安慰道:“沒什麼大事,我就隨便看看,你接著澆水吧。”
劉庭象:“嗻——”
高長松:“……”
他狀似不經意道:“慈郎在哪裡?”
劉庭象呆道:“他在堆鋸末、雜草,準備用火燃後防寒。”
*
種果樹時,商城也附贈了種植法,此方法符合時代特徵,可操作性強。
點開詳細說明,不僅有針對不同地貌、土地狀況的種植方式,還有如何防治災害、蟲病等,高長松教觀音他們每天澆多少水,如何堆肥,就是嚴格按照種植法的。
冬天主要防凍傷,商城提供了兩種方法,其一是煙燻法,二是裹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