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種田指南 第208節(2 / 3)

小說:大唐種田指南 作者:浮雲素

這天各家各戶都不開灶火。

灶臺上一應冷食應有盡有,大麥粥、棗糕、饊子、扒糕。這年頭的大麥粥挺有意思,實際更接近於涼糕。

做法是將大麥磨成漿煮熟,再加入搗碎的杏仁,等它凝固成糕體後再在表面淋上一層糖稀。

至於扒糕,則是蕎麥麵蒸出來的糕,吃的時候夾點黃瓜蒜蓉芝麻醬,是鹹口的。

味道一般,就吃個節日氛圍。

早晨起來,高玉蘭紮了雙丫髻,上半身穿襟襖,下裳著裙,粉嫩嫩的一隻,很像後世的漢服小女孩,她背了個單肩小包,是高長松特意找尼姑做的繡品,看起來萌萌噠,配上她的烏雲弟弟跟驩頭弟弟,能把人心給萌化了。

驩頭跟烏雲都背同款包。

高長松咳嗽一聲,勉強收起自己顫抖的內心,用幼兒園老師語氣道:“你們都放了什麼呀?”

高玉蘭的眼神就有些一言難盡了,甚至藏著一絲絲的鄙視,她無奈道:“大兄,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還是展開自己的小布兜,“有食盒、扁壺、手帕跟金創藥,還帶了一些碎靈石。”

烏雲驩頭跟高玉蘭才是真秉燭夜談,三小隻帶的都差不多。

這讓高長松有些失落,哎,收拾得太全了,簡直就像是未來的零食、保溫杯、ok繃跟紙手帕啊,真齊活了。

背後,鍾離珺還在灶臺前忙上忙下,他真是家務小能手,光飲料就帶了七八種,有葡萄酒、暗香湯、水芝湯、無塵湯、橙湯、香花熟水等。

高長松都不勸他,反正有大胃王在,帶多少都不浪費,他可以每種喝一口。

最後檢查一遍,確定宅邸種明火都撲滅,由鍾離珺鎖上大門,全家騎上貓咪巴士,消消停停出發。

……

清明節的繁臺就一個字,擠!

荒郊野嶺荒得只有草地,向下俯視,到處是烏泱泱的人頭,烏雲被燒紙味嗆得連打十八個噴嚏,等降落後一抹臉,全是黑灰。

高長松說:“這兒距離繁臺不遠,你們等我燒個紙,待會兒咱步行過去。”

紙馬香燭也存在須彌戒內,由鍾離珺統一調配,他沉默地圈地點火,黃紙跟高長松一分二,一半燒給高家的祖宗,另一半燒給鍾離家的祖宗。

高玉蘭是懂禮的,蹲在那兒一塊燒,心裡頭懷念她記不清面貌的爹孃,哎,高太公跟高老太真沒養她幾年。

烏雲跟驩頭站得遠遠的,前者有點粉塵過敏,一靠過來就打噴嚏,後者似乎有點怕火,高長松一邊燒紙還跟鍾離珺咬耳朵:“這不行啊,咱大兒不是懂火法術嗎?怎看這小火苗還一蹦三尺高?”

鍾離珺的回答比較中肯:“能噴火,說明他五行有火,可驩頭畢竟生活在大荒沿海,水生異獸多怕火……”

高長松眉頭一皺:“這年頭神仙少有不會三昧真火的,倘若被驩頭遇見了,豈不吃了大虧,這不成,回頭讓他多練練,得脫敏才行。”

面對如此斯巴達的說辭,鍾離毫不猶豫地點頭:“十二郎說得對!”

驩頭:?

猛地心悸。

……

先前走約莫一公里,便能見得繁臺勝景,晴朗而空曠的天空中時不時劃過飛奔的駿馬、咆哮的雄獅,那都是仙家坐騎,也有馱著幼崽拖家帶口賞春之人。

再往前看,率先映入眼簾的是驩頭期待已久的潺潺溪流,它或許是汴河的某條分支,清澈的溪流宛若一條玉帶,陽光照射在水平面上,時不時有魚兒躍動,清澈的水花散在空氣中,經由光線的折射,竟展現出小彩虹般的盛景。

這幅畫面令驩頭激動不已,恨不得立刻下河打滾。

溪水兩岸是夾道的楊柳,點綴著嫩綠的紙條隨風左右搖擺,一些過於纖長的甚至垂落水平面,盎然的春意浮動著。

但是……

高長松凝重地看向柳樹下、河岸旁的草蓆,一塊挨著一塊,竟沒有落腳之處,他們就像是森林公園草坪上的帳篷,甚至是桌布,俯瞰五彩斑斕,近看真是一塊地都不留。

至於遠處,繁臺巍峨地聳立在光禿禿的山丘上,一排低矮的樹木裝點它岩石堆砌而成的底座。而樹前是什麼?是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高長松大驚:“失策啊失策,這就是十一黃金週的景點啊!”

還是北京的大景點!

高玉蘭有些害怕,她先僅僅抓住高長松的手,生怕自己被擠散,然而,兩隻手相攥的紐帶不夠強韌,她感覺自己像一條小船,在湍急的水流中被推著向前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