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種田指南 第249節(1 / 3)

小說:大唐種田指南 作者:浮雲素

二者是觀音菩薩欽定的師徒,對這層身份也沒什麼排斥的,陳玄奘與孫悟空在兩界山下的溪水處稍作休整,見他用溪水與肥皂清洗完身子,更是高興。

好啊好啊,是隻愛乾淨的猴子。

肥皂不用說,是高長松蘇出來的,一開始還貴族專營,眼下富庶點的人家都能用得起。

主要是其中一味材料為油脂,這年頭人都缺油少糖的,用油脂做肥皂,也忒奢侈。

孫悟空沒什麼奢侈不奢侈的,他背後有高長松供養,各類用品一應俱全。

譬如他的衣服,也不用穿舊的海青服,高長松都給他準備好了。

來這麼多人歡送孫悟空,一些是感念他在多年中對此地百姓的照拂,有些則是受人所託,來給他送東西的。

洗漱乾淨後,其中一名青年手捧包袱,送予悟空。

他老爹一開始幫高長松料理此地的靈果,年歲漸老幹不動後,又傳給了自己的兒子。

古代的人,在無戰亂時,世世代代都幹同一份工作。

陳玄奘在一旁站著無聊,都要練俯臥撐了,沒想到另一名青年也手捧相同的包袱給他,說:“這些都是高十二郎留下的,說是法師一路風塵,總要有些換洗衣服,高家的布耐磨,那些在外行走的人都喜歡,咱們也不送些貴的,就這點,還請法師收下。”

如果是大額盤纏,陳玄奘肯定是會拒絕的,可高長松送的東西不貴,又能用得上,和尚在外行走,總會靠化緣,收些小的贈予,他也就同意了。

只是他對高長松經過這兩事越發好奇了,想這究竟是怎樣的人物?

再說孫武空,換上一身短打綁腿,怎麼看都是隻精神猴子,就是以前齊天大聖的甲,他是不穿的,畢竟是西行佛門弟子,那樣不好。

陳玄奘看他笑道:“你這模樣,真像個頭陀。”

這是誇獎,什麼是頭陀,即苦修僧,眼下指行走在外的、行事不羈的和尚,陳玄奘要不是長得太俊,那也是頭陀。

孫悟空一心跟唐僧取經,見師父超出預計,又誇獎自己,也很高興,穿戴整齊後就來他身邊道:“師父,咱們速速上路吧。”

陳玄奘眼前一亮,想:這個好啊,做事不拖沓,真是為師心目中的好徒兒!

就是兩界山的鎮民不大樂意了,當地有名望的老者出列,顫巍巍地表示:“大聖照拂此地多年,咱們世世代代都受到您的恩惠,臨走之前少說讓我等設宴,請您們吃一頓便飯。”

有扭頭看向陳玄奘道:“法師舟車勞頓,還是休整一晚上吧。”

都這麼說了,再不肯留也有點不近人情,就答應了。

*

孫悟空本就是隻猴子,只吃素,這跟陳玄奘一拍即合。

二者選單隻有一樣不同,陳玄奘不喝酒,孫悟空喝。

他也更喜歡果香味濃郁的葡萄酒,這在唐代被稱為素酒。

以往,高長松那有什麼好吃的,栽培出什麼新品種,第一時間想到孫悟空,因此他什麼好的都吃過,只是重獲自由,這頓飯吃得更暢快罷了。

玄奘就不同了,他是苦修之人,平日風餐露宿,高長松這的珞珈山美食,吃得他瞳孔地震。

陳玄奘:!

咬一口麵餅,五穀清香盈滿口腔,不由感嘆,這世上竟有如此美味!

他控制不住自己表情,老者一直關注陳玄奘等人,笑呵呵道:“這是高十二郎那種出的稻穀啊。”

陳玄奘強忍著放下面餅,出家人不貪圖口腹之慾,可這味兒,也太驚人了。

他問:“敢問老丈,這可是仙谷?”

老者說:“是也不是,我只聽聞這稻種源頭來自珞珈山,也不知是真是假。”

他說:“這些穀子,都在東勝神洲種植,大唐的土地上能種,產量卻不是很高,味道也有些許改變。”

陳玄奘雖疑惑珞珈山竟然種五穀,觀音菩薩真好興致,卻也認為老丈沒必要在這兒信口,也相信了。

次日,一行人又踏上西行之旅。

路上,陳玄奘與孫悟空你一眼我一語,互相瞭解。

孫悟空對自己過去的功績還是很得意的,講訴了自己大鬧天宮的事兒,玄奘多聰慧的一個人,哪裡看不出讓他西行,是把道門人強拉佛門?

可他對佛道之爭並無興趣,只想取得真經鑽研佛法,也不多說什麼。

孫悟空看陳玄奘是個練家子,對他的經歷有些好奇,陳玄奘自己卻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