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出明顯的疲態。
這鎮上一眾人都是相熟的,連忙問他發生了何事,林軒志苦著一張臉道來。
聽著聽著,有農人勸慰他,卻也有人一拍腦袋道:“你這事兒我曾聽過。”
林軒志奇道:“從哪聽來的?”
那農人說:“幾日前張家的六郎愁眉不展,問就支支吾吾,最後說不知因何事得罪了祖宗,對方夜夜入夢來。”
“這事說來也怪,你家跟張家供奉祖宗都供得極好,倘若是入夢,也該找那些不忠不孝的,怎會來找你們?真真是古怪極了。”
林軒志想了一下,張家,這也是他們這的富戶,越是富庶的人家,對祖宗供奉就越重視,這年頭講究一個祖宗神,家裡後代發展如何,都要靠祖宗庇佑。
張家世代行商,在儀式上是從來不落的,而且他家又素有忠孝純善之名,也難怪同鄉問起時支支吾吾不肯說,對他們來說,夢見祖宗,祖宗似乎還在責罰他們,這情節也太嚴重了。
林軒志想來想去又問農人:“那現在可好了?”
對方說:“這我就不曉得了。”
他先謝過此人,又懷揣著心事種地去了。
……
再說高長松,將兩界山上下走了一遍,竟沒打聽到甚奇詭之事,這讓他不免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方向有問題。
鬼怪作祟無非是附身、害人,此外還有兒童失蹤,可這兩界山腳下風平浪靜,一件事兒都沒發生。
高長松想,莫非這從陰曹地府逃出來的是個好鬼?可既然是好鬼了,溜出來做什麼?
他不免思考,難道自己只能用死辦法、笨辦法了嗎?睜著一雙眼睛到處看,試圖尋找蛛絲馬跡?可要是鬼不上街,藏在深宅之中他又如何能看見?
正當高長松一籌莫展之時,邸店的夥計給他帶來了兩個人,正是林軒志與張六郎。
*
再說林軒志,到底是從軍的,性格比較果敢,他想了半天,還是去找張六郎。
相較於總是擔心自己是否行商不夠仁義,得罪了祖宗的張家人,他頗有種身正不怕影子斜之感,只覺得自己平日裡做人做事,不說是不是個天大的好人,也從來沒有起過害人之心,至於對祖宗更是耐心侍奉,從來沒有不好的。
都這樣了,祖宗還對自己不滿,或許並非內部因素,而是外因所至。
可等他真找到張六郎,卻發現苦主並非自己一個,原來,幾乎兩界山下所有的富戶都出現了一模一樣的問題,這群人一開始都跟張六郎一樣,擔心是否自己行為不端,惹怒了祖宗。其中很多人都不敢聲張,只是自己一個人默默憋著,偷偷請和尚道士來,看有沒有解決的方法,不巧的是,他們自己這兒的道士修為不夠,愣是沒看出點什麼來,倒是因請的人多了,小道士嘟囔說:“定然是妖邪作祟,否則怎每家情況都一樣!”
這話說了,才讓人恍然大悟,哦,原來自己這不是獨一份的,竟然每家每戶都一樣!
於是他們團結起來,共同商討該如何解決。
這解決方法無非就是請教神猴,他們這的人都知道,神猴庇護一方,動不動就能叫個城隍、土地出來,怕在被鎮壓之前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巧合的是,他們去問的時候高長松正好回來,打了個時間差。
孫悟空聽了這事,只覺得不是自己的專業範圍,他打妖怪還行,捉鬼就差點了,而且此時自己被鎮壓在五指山下,不方便移動,就說:“你去找那高長松問。”
他看著覺得高長松修為不錯,而且這事,他不是已經委託給高長鬆了嘛?想來這兩人一來一回竟然走岔了。
來問孫悟空的是商人,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沒聽過高長松名字的。可他們只聽說過高長松搞發明創造厲害,是白手起家的商業傳奇,不知道他還是個修士,修為說不定很高。
總之,聽孫悟空說完之後,一群人都驚了,對高長松更加交口稱讚,這真是天縱奇才啊!誰知道他除了腦筋好,修道的悟性也高呢?
這群商賈本來對高長松就很尊重,等從孫悟空那過來後少不得要一群人湊一塊,推舉一人去找高長松幫忙,林軒志就是這時候來的。
林軒志不是行商的,但他在當地的口碑很好,為人很講義氣,哪怕是遊俠兒都很信服他。
他們推舉來推舉去,還是推出了林軒志跟張六郎。
林軒志聽說要找高長松,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最後才把他跟那釀酒的人對上號。
高十二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