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那仨也是修道的好苗子啊!
是好苗子,就是我靈寶派的希望!
……
葛巢想想,也沒把人都呼啦啦拉到西市,他們是來幫高長松講價的,只要帶在這一地有面子的、精明的即可,人家從烏斯藏遠道而來,肯定不缺腳伕,他們要是人一窩湧上去,反而礙事、佔地方。
就連他都沒想到,高長松竟自帶倆“保鏢”!
葛巢眼睛瞪得老大,他沒看錯吧?那一左一右宛若門神般守在十二郎身邊的,竟然是劍修?!
十二郎的表情好勉強!該不會是被脅迫了吧!
葛巢的眉毛一下子豎起來了!
*
大唐的修士們不歡迎劍修。
當他們以拜訪者身份前往大安國時,他們與劍修井水不犯河水,甚至有大唐的習武之人為了磨練自己,請劍修對練。
當然,也聽說了劍修們的經濟狀況。
大唐的修士們對劍修的拼命精神印象深刻,每每開啟秘境,他們都是衝在最前線推進度的。譬如紫霄宮,那些機械夜遊神,攻擊力與修行多年的修士不相上下,他們還目標明確,不會為疼痛所困擾,若沒有比他們更加堅定,攻擊力更強的劍修,真的很難收場。
出於這些經歷,唐人修士對劍修頗為敬仰,等他們來唐務工後,修士就分裂成兩派。
一派,如謝自然一樣,為劍修們的風骨深深折服。
這批人用不同方式表達自己的敬仰,一些對劍修的態度跟模仿他們的文人沒兩樣,彷彿粉絲與偶像;還有些比較彆扭,內心承認他們的堅定與強大,但礙於面子,不怎麼給好臉色,最多就相敬如賓。
另一派就不同了,他們對劍修是有意見的。
這也很正常,劍修們的工作能力、服務態度,實在是太太太太太頂了!他們就像是投入職場的卷王,本來,唐的修士不說高傲,地位也是比較高的,想請來他們,只有真金白銀,是絕對不夠的,哪怕一些修士義務除妖,那都是幫助百姓,而並非有權有勢之人。
唐的階級中存在鄙視鏈,修士地位超然。
可等劍修加入後,富豪發現,他們只需要花一些錢,就能請來強大的修士,他們的態度還很好,一絲不苟,花錢就把事給解決了,還想做成長期生意,比本土修士們強了不知多少倍,那能不去請劍修嗎?
一時間,修士們的供奉少了,香火錢也少了,“生意”都被劍修搶走了,曾經對他們畢恭畢敬的有緣人開始挑剔了。
這下,唐修士的生態平衡就被破壞了。
從這角度來看,劍修掠奪了大量工作機會。
靈寶派的主要業務是齋醮科儀,跟劍修們不重疊,他們受到的衝擊比較小,可在圈中混,也不能不聽說劍修們乾的“好事”,一時間,情感有些微妙。
……
高長松被迫夾在倆劍修中,滿頭大汗。
他其實沒什麼是要倆人做的,可他們堅決不依,一說要幫高長松付住宿費,二說要請他吃酒,要回報高長松的態度十分堅定。
高長松勸了兩通,沒成功,也就罷了,正好他還想請劍修當陪練,眼下兩人送上門來,何樂而不為呢?
二人的名字也有些小說的味兒,一叫白寒霜,一叫莊月明。
高長松聽後眉毛都要飛起來了,想這名字,不是古早言情小說裡的,就是玄幻武俠小說會取的。總之,跟大唐的風格相去甚遠。
劍修的畫風就不一樣!
被二人夾著走了一段路,高長松就有些扛不住了,他甚至在心中唾棄自己,認為他鬼迷心竅,不就是練劍嗎?偷偷聯絡就是了,這麼大張旗鼓的,是怕看自己的人不夠多嗎?
舉個例子,劍修在大唐,就是明星,而且是正當紅,紅黑參半的那種,不管是黑他們的多,還是喜歡他們的多,這都是彼此的事,現在中間插了個素人,所有人都會盯著那素人看。
高長松就像是言情小說中的瑪麗蘇草根女主,只可惜,他心態不怎麼好。
此時,不得不感謝越人群而來的葛巢,他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又兼有大師兄的細心,很快看出了高長松的不自在,立馬走到高長松面前,清了清喉嚨,爽朗道:“十二郎,許久不見,師傅命我等來助你。”
多時未見的大師兄出現在自己面前,別說是高長鬆了,高翠蘭她們都很激動,此時三小隻都在馬車中探頭探腦,恨不得從小視窗翻出來。
高長松跟葛巢好哥倆地抱了一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