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薇笑道:“我可不懂你們男人的事兒,這麼著吧,咱們各寫各的。看看最後有沒有相似之處。”
“好,那我們各寫各的。”
蕭明睿提筆凝思片刻,把他認為的好處和壞處各自寫了下來。
過了一刻鐘的功夫,慕容薇寫好了,回眸笑道:“夫君,可否一觀?”
蕭明睿默契地轉手和她的換了,便看到上面寫著齊王的好處和壞處。
好處是得到軍功,在軍隊培植了實力,在朝堂上爭取了地位。
壞處是離開京城中樞太久,不易操控;地方上官兵來自多省,各有矛盾,難以整合;廣西情況複雜,民族眾多,賊藏於民,賊寇難以剿滅;糧草後勤完全依賴於京師,命脈操於人手;官兵人多勢眾,大將英武太直,大勝了是應該,敗了是督撫無能。
再看自己這方,壞處是得不到軍功,在風頭上不如對方。
好處是立京城者得天下,隨時掌控朝廷動向,和從容而制對方,隨時脫身。
可以掌控朝廷輿/論風向,暗中發展在朝臣中的勢力,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軍功既有,何須錦上添花?
數年再過,世易時移,誰也不知道幾年的時間,朝廷會發生什麼變化。
慕容薇看了蕭明睿寫的,揉了揉手腕,“看來夫君是早就成竹在胸了。你說立定中樞不動,這一點可是與我心有靈犀了。”
蕭明睿彈了彈紙,“就對我這麼有信心?你就覺得留在京城好處更多?這麼看,大哥離開京城,奔著那還未可知的軍功可算是得不償失了。”
“這點,夫君不是比我更清楚?”
蕭明睿見她起身撥弄著青花瓷花弧中開放的鮮花,沒有反駁。
是的,他對此完全瞭解。
遠離了中樞,哪怕你立的功再大,如果不能回到京城,很快你就會發現,原來跟你一個起跑線上的人,已經身居高位,遠遠超過你了。
蕭明睿相信,父皇之前肯定試探過大哥,給他這張大餅,而齊王也明白,這對他是利大於弊的。
因為留在京城更沒有作為。
至少從眼前看是有利的。
所以不管怎麼樣,齊王要去,而且打的是儘快平叛回京的主意。
這就跟蕭明睿之前隨軍去塞北打仗,是一個道理。
有時候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做的。
雖然齊王這一次去,要面對的問題很多,要整合那些丘八官兵,要負責糧草輜重的運轉分配,要協調地方官員和軍隊的關係,要佈置好戰略,最後讓將軍帶兵打仗。
這整體來說其實也是個具體而微的任務。
如果完成不了這個任務,那乾脆直接回京城當個賢王好了,也不要想什麼爭皇位了。
因為,連這樣的難度都搞不定你還想管理天下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事兒麼?
所以,齊王哪怕知道此事的麻煩,也必須,這也是建武帝給他的任務。
是決定他是敗還是上位的一個階梯的。
起碼,是兩兄弟站在了起跑線上。
雖然齊王在建武帝那裡已經頗有微詞,但是他是不會隨便選擇繼承人的。
“不知道誰負責戶部的?”
慕容薇忽然問道。
蕭明睿神情肅然:“是周師傅,他馬上就要入京了,這一次是從東南巡撫調入戶部尚書。”
周必揚,是蕭明睿的授業恩師,建武十年的時候,因為一場政爭,被迫離開京城,但是在這五年的時間內,同樣幹出來一番政績,確實是一位能臣幹吏。
慕容薇聽他說起過,而且他十分尊敬這位周師傅,一直為當年沒法子保住他,而讓他遠離京城而自責。
如今建武帝居然把周必揚調入京城,一回來就入主因為原尚書病休致仕而缺位的戶部尚書,此舉是大有深意的。
“周大人要回來?”慕容薇拱手道:“那可真要恭喜王爺了,看來,王爺才是簡在帝心呢。”
蕭明睿提起此事心情也很是愉快,笑著說:“等周師傅回京,我要請他到府中做客,五年未見,我也很是想念他呢。”
就在此時,便看到蘇德過來說有要事跟蕭明睿商議。
慕容薇便乖覺地說要去看看晚膳準備好了沒有,遂留下蘇德跟蕭明睿兩人。
“王爺,人已經出宮了,現在已經被帶去了那個地方。”
蘇德對於王爺要把那個宮女弄出宮來的目的,還不是很清楚,只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