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就掉淚。
怕她聽到,便捂著嘴嗚嗚地哭,不敢出聲。
鄭嬤嬤叫人準備了晚飯。
慕容薇忽然睜開眼睛,忽然問:“鄭嬤嬤,我問你,最近王府,王府外面可有發生什麼事有關王爺和我的?”
鄭嬤嬤道:“王妃生病之後外面有人一直在散播謠言……有的是說王妃善妒專寵,是禍水,怕要重現當年先帝末年之事。還有人說王爺一直沒有子嗣,是因為王爺不能生育……這傳聞在京城甚囂塵上。”
慕容薇挑眉,若有所思。
“先帝末年事,是何事?”
光武舊事
若是如鄭嬤嬤所說,此事怕是不一般呢。
只是之前她並不知道此事,怎麼外面竟會有人傳出此等傳言?
說她善妒之事確也常有聽聞,這是老生常談了。
只是何時竟然有人傳聞蕭明睿不能生育?
慕容薇心念電轉,覺得此事怕是與齊王不無關係。
此法甚為惡毒,如此子虛烏有之事,卻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澄清。
這種事情自然也不好大庭廣眾之下去談論,唯一可想的辦法就是立刻證明。
怎麼證明?
自然是讓人懷孕了。
不證明那是讓人議論紛紛,讓人證明了,便也是她慕容薇不得不分寵她人,如此居心,實在可惡!
鄭嬤嬤自覺失言,“這本來是先帝末年之事……今上十分忌諱,於是天下人也少有人言及,便是隻有皇室知曉其內情。奴婢因為當年曾經在宮中做過宮女,是以知曉一些。”
慕容薇還真沒聽人說過先帝末年到底發生過什麼事情。
先帝世宗光武皇帝是個雄才大略之人,在天下大亂之時起兵匡扶大秦江山,這才沒有導致江山傾覆。
“先帝末年曾寵愛一位李淑妃娘娘,奴婢當年在宮中,曾經見過這位娘娘,寵冠六宮,美豔絕倫,精音樂,善作詩,又善舞,可以說是當世絕代無雙。先帝甚寵之,倒有幾分從此君王不早朝的意思。後來李淑妃生下一子,才剛出身先帝即封王,又起名明基,榮寵備至。”
慕容薇略有些訝異,未知當年還有這樣一番公案。
光武末年居然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的確是讓人稱奇。
這倒是聽著像是唐明皇楊貴妃。
何況,起名明基,基,乃柱石也,國之柱石,便是儲君,如此便可見對此幼子的看重。
先帝老年得子,想必是甚為寵愛。
可這跟她有何關係?
鄭嬤嬤繼續說:“因為先帝寵愛李淑妃,虛廢后宮,後來因為宮中有人暗害李淑妃,先帝大怒,處死了一位妃嬪,跟皇后的關係也冷淡下來,又和李淑妃搬到西苑去住。不知道是發生了何事,只是聽人提及,當時先帝動了想廢掉太子的想法。在西苑居住時,忽有一夜,先帝生病,李淑妃陪侍,宮女曹娥和幾個小太監竟膽大欲謀害皇上,用腰帶想勒死先帝,幸而被大內侍衛救下,先帝驚魂甫定,等到到時候,卻是發現李淑妃被人刺死。周圍人都說是曹娥用金簪刺死李淑妃,先帝大怒,但懷疑是皇后所為,怒極要廢后,廢太子……”
慕容薇聽得時而錯愕,時而震驚,這事兒聽著真是離奇至極。
兩個宮女居然膽子大到想要謀害皇帝,這也太扯淡了。
但是它就是發生了,而且如果不是宮女力氣太小,而是一刀子下去,說不定皇帝真的完蛋了。
而且,李淑妃的死也著實離奇,不能排除有人借刀殺人的情況。
因為她的存在已經威脅了很多人。
香桃瞪大眼睛:“後來呢?發生什麼事兒了?”
“事情當然是不了了之,朝臣全都反對,而先帝因為李淑妃去世,悲痛莫名,居然太過悲痛,就跟著殯天了。”
慕容薇眼眸閃爍,這裡面自然是鄭嬤嬤想當然的說法。
真實的情況恐怕沒那麼簡單吧?
說先帝為李淑妃悲痛憤怒可能是有的,但要說為了她而悲痛死亡,那不太可能。
一代豪傑,一生經過多少風雨,焉能為此就悲痛而亡?
慕容薇一下子陰謀論地想到了不怎麼好的事情。
光武帝寵愛李淑妃要廢掉皇后和太子,這種做法是朝臣所不容的,是不得人心的。
何況廢長立幼,根本沒有說服力。
讓朝臣在一個成年英武的皇子和一個小兒之中選,誰也知道該怎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