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著嫁情郎無望之後,也不願草草一生,竟於被送上花轎的前一夜一根繩子吊死了!”
原來竟是這樣!
展鴒和席桐心下極為震撼,久久不能回神。
瞭解事情原委之後,再看藺秀才如今的所作所為,便什麼都明白了。
良久,席桐嘆道:“他終於是變成了自己最厭惡的一類人。”
想必,藺秀才也曾對欺騙自己的人深惡痛絕,恨不得將其食肉寢皮。可漸漸地,仇恨矇蔽了他的雙眼,模糊了他的神志,終於叫他從受害者轉變為加害者,也開始用同樣的方法叫別人飽嘗痛苦和絕望……
可憐嗎?確實可憐。
可恨嗎?的確可恨!
分明該是冤有頭債有主的,可藺秀才卻不分青紅皂白,牽連無數無辜之人!
展鴒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那他沒報復那女子的父親嗎?”
“哪裡沒!”張同知感慨萬千道,“得知心上人死後,藺秀才幾乎沒瘋了,天天去她家門口哭泣,大半年裡幾乎什麼都沒幹。次年那姑娘生辰時,又神叨叨的請人紮了紙做的花轎、新娘,青天白日的在那姑娘家門口舉行冥婚!”
展鴒和席桐大驚,這也是挺絕的!
這是打擊過度瘋狂了。
“那姑娘的爹孃又羞又氣,也病倒了,又要告官。只是當地縣令本就頗為欣賞藺秀才的才華,前番還重重責罰了那個欺騙藺秀才的人。若非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是那姑娘的爹做的,這會兒只怕那胖子都家破人亡了,還談什麼藉助他人東山再起?且而且也沒做出什麼實質『性』的傷害,故而只是警告一番,來年又親自替他作保,果然中了秀才。當時好些知道他跟那姑娘的事兒的百姓還感慨,可惜了一對佳偶!
說來也是可惜,其實藺秀才本是中了舉人的,結果放榜當日那姑娘的爹實在忍無可忍,與他當街廝打,結果反而被打傷……事情鬧得太大,當地官員雖可憐藺秀才,到底不好再坐視不理,便將他的舉人從名錄上劃去。按理說,雖然此次作廢了,可官府並沒限制他日後再考,按照藺秀才的才華,再中也非難事,那打那之後,他就好像徹底絕了念頭,再也沒下過考場……”
“哀莫大於心死,”展鴒感慨道,“或許他發奮讀書便是為了那姑娘,如今人都沒了,便是他權傾一時,又給誰看呢?”
心如死灰,說的就是藺秀才吧?
只是世上有許多傷心人,大家被傷心後做出的反應各有不同,有的選擇自我治療,有的選擇適當發洩,有的選擇傷害自己,而有的,卻選擇變本加厲傷害別人。藺秀才無疑就是最後一種。
饒是有所預料,展鴒和席桐也沒想到事實真相竟然這般殘酷,一時都沉默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張同知起身告辭,展鴒忙喊住他,“那藺秀才,會是個什麼結果?”
“如今還沒捉到,可饒是這麼著,眼前這些罪行也夠判他仗四十,流放八百里了!”他自己瘋了固然可憐,那姑娘也是可悲可嘆,但藺秀才鬧得這麼一出,可以說毀了多少家庭的美好未來,單純從這方面看都有點兒輕了。
見他們問起藺秀才,張同知還嚇了一跳,忙壓低聲音道:“你們可別想不開啊,他這事兒是犯了眾怒,誰也不可能包庇的。”
展鴒和席桐哭笑不得,“我們包庇他幹嘛啊!”
可憐歸可憐,世上本就有許多人被這個世界傷害過,可絕大部分的人依舊心地善良,並沒這麼極端的要去報復社會。
錯了就是錯了,哪怕你有天大的理由,哪怕可以被理解,但既然做錯了,就得勇敢的承擔責任。
你無辜,那些被騙的書生又何其無辜?若原諒了藺秀才,誰又來給這些受害人機會?
藺秀才的抓捕還在繼續,而經此一役,張同知對展鴒和席桐也有點兒信任了。
轉眼到了三月,兩人正準備下個月帶展鶴去藍家做客的事兒呢,忽然外頭來了一隊人馬,大聲唱道:“聖人有旨!”
眾人一驚,回神後早已撲倒在地,耳畔只有來人回『蕩』的宣旨聲。
原來是之前褚清懷進上去的酒精已經實驗完畢,聖人和太后對這個結果都十分滿意,不僅口頭表揚,還給了極其豐厚的賞賜,更難得的是,聖人還親自手書幾個大字!
忠、仁、義!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