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想了想,覺得這樣可行,於是就應承了下來。之後,王青辰又回答了一些夏老爺和夏夫人的其他問話,這次的談話才結束。
從夏府回去的王青辰一到了住處,就趕緊又給家裡寫了一封信過去,先是對於自己沒有透過父母就擅自定下親事的事情自我反省了一番,之後又說了說有關這門親事的一些事情,最後才說了希望王友富和楊氏能夠過來京城這邊一趟,商議一下兩家的親事。
於是,本來在家等著兒子回來好好解釋一番的王友富和楊氏沒有等到兒子,倒是等來了兒子的又一封信了。
在聽了大兒子說了信中的內容之後,王友富和楊氏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又在為去京城商議親事這事煩惱著。
兩人不僅想著去了京城之後,這親事該怎麼商議,畢竟對方的家世可是比他們家好太多了,同時又想著到時候要是這兒媳婦不合他們的意,他們是該拒絕了好呢,還是就這樣忍氣吞聲了的好,要是拒絕了的話,會不會讓兒子難做?可要是忍氣吞聲的話,豈不是害了兒子?想來想去,兩口子也沒有想好究竟該怎麼辦,只得先備好了禮,把家裡的事交給了王青華和羅晴,然後和老爺子、老太太說了這事之後,就準備著出發去京城了。
老爺子和老太太倒是沒有王友富和楊氏這樣的擔憂,他們對於王青辰能夠娶高門大戶人家的閨女這事兒還是很樂見其成的。老爺子不用說,肯定是想著他們王家經過這一出後,門第又有不一樣了,老太太倒是沒有想這麼多,她是覺得這高門大戶人家的女兒就要成為自己的孫媳婦了,想想就覺得激動。
待王友富和楊氏兩口子趕了好些天的路到了京城時,會試還沒有放榜。兩口子按照兒子信裡所說的地方找了去,終於在問了好幾次路的情況下,找著了王青辰的住處,然後上前敲了敲門。
聽到敲門聲的王青辰過去一開院門,看到是王友富和楊氏過來之後,心中一喜,“爹,娘,你們過來了啊?累了吧,快進來歇會兒吧!”說著,王青辰就趕緊上前接過兩人的行李。
本來這一路上,王友富和楊氏心中都積累了好多話想要和兒子說的,但是這會兒真正見到兒子了,卻是不知道要從何說起了,只得依著兒子先進去了。
同住一處的趙誠看著進來的王友富和楊氏,在知道了是王青辰的爹孃之後,趕緊上前拜見。趙誠本來長的就白淨,再加上又有幾分儒雅的氣質,王友富和楊氏自然也是喜愛的,只是這會兒他們著急問兒子的親事,因此在問了問趙誠一些話之後,就沒有怎麼把心思放在趙誠身上了。
趙誠自然也是知道的,當下就找了個藉口出去了,留下了王青辰陪著王友富和楊氏。
果然,趙誠一離開,楊氏就忍不住問道:“青辰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啊?”
第三百零四章商議
於是王青辰將事情前前後後地解釋了一遍,王友富和楊氏對於兒子與夏家定下親事的事情也算是瞭解清楚了。其實,王友富和楊氏也不見得是對於夏家小姐有什麼不滿,主要是他們對於事情的前後經過不僅沒有參與,就是之後知道的也不多,僅僅是從兒子的心裡知道了一下大概而已,所以心裡難免會著急擔心,這會兒親自聽兒子解釋了一番,他們也沒有要反對什麼的,相反還鬆了一口氣。
瞭解了事情經過的王友富和楊氏也就安心在兒子這裡住了下來。那邊夏府的人在知道了王青辰的父母過來京城這邊的訊息之後,就趕緊約了王青辰父母過府商量兩家的親事事宜。
對於要去夏府商量親事這件事情,王友富和楊氏還是做了些準備的,畢竟他們總不能丟了兒子的臉面不是?更何況這夏府的小姐以後可是要嫁到他們王家的,他們總不能讓夏府的人看輕不是?而王青辰一開始還有些疑惑呢,在知道了王友富和楊氏的想法之後,勸說了兩句,不過王友富和楊氏顯然沒有聽進去,王青辰見此也就沒有多勸說了。
於是,在考慮了方方面面之後,終於準備好了的王友富和楊氏總算是跟著兒子出發了。不過,儘管王家這邊做了準備,但在真正來到夏府之後,心裡的震撼還是很大的,依著夏府這樣的門第,就算是他們做再多的準備也是徒然啊!甚至就連之前備好的禮什麼的都覺得有些舀不出手了。王友富和楊氏兩口子一時有些不知所措了,好在王青辰還是很鎮定的,兩口子一看兒子鎮定的樣子,倒是淡定了不少。
對於夏府這邊來說,自家的女兒以後可是要嫁到王家的,所以他們對王家人自然是極熱絡的,斷不會讓王家人不自在的。
王友富和楊氏除了在一開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