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的搖了搖頭。
“嗨,他哪還會嘲笑你書讀不好啊,我覺得,還是給他捎些東西吧,讓他逢年過節的時候在你娘墳前多燒些紙錢…”見李真低頭不語。唐燁便繼續輕聲道:“在蘭州的時候,一嘛因為隔得倒遠不近的,害怕他來生事。二嘛,家裡也才剛剛緩過氣來,爹孃那時肯定捨不得。可如今不一樣了。咱們遠在京裡不說,就算咱們什麼都不幹,每月還有十兩銀子呢,我給爹說一聲,讓他要麼將東西一併捎給宋三叔,拖宋三叔找商隊轉交,要麼就再去會館看看…”
李真還是沒出聲,但卻一直將頭低得低低的。
唐燁輕聲問道:“想你娘了?”
“嗯。”李真重重的點點頭。倒也沒隱藏自己的情緒波動。
唐燁嘆了口氣,李真打小除了他娘,就沒見過其他親人。也就是說沒一個親戚,當然了。好處是日後不會有親戚來煩人,壞處是在天地間孤零零的李真就只有自己一家人可以依靠了…
“今年咱們給你娘多燒些紙錢…”
李真到唐家的時候,她娘去世還沒滿週年,所以李真是在蘭州的路邊燒的週年祭,唐燁也跟著磕了頭的,………當時唐燁還很奇怪,李真不用守孝嘛,怎麼在孝期說親啊,結果後來才知道,窮人是沒那講究的資本的,………而過年時節,唐高林也安排了李真和唐燁衝著個大約方向給李真的娘燒了紙的。
因此,唐燁只能在這上頭安慰李真了。
然後第二天打烊後,正好唐高林的交際活動結束得早,李真還沒放學回家,因此,唐燁便將給李真繼父捎點東西的事單獨給唐高林說了,唐王氏在院子裡洗衣服,唐蜜找鄰居小孩玩去了。
唐高林一聽,楞了片刻,問:“真娃子給你說的?”
“不是,我自己提的。”唐燁知道,雖然唐高林看著心眼不小,但是這人啊,總會有控制不住小心眼的時候,雖然唐高林知道李真想念親孃是應該的,但是,難免唐高林不會酸溜溜的想,我對你那麼好,還是養不家索…因此,唐燁還補充道:“李真覺得有些麻煩,不怎麼樂意,我覺得吧,實在不行就請宋三叔幫著找人捎過去…”
唐高林想了想,道:“應該帶,應該帶,這事是我和你娘沒想周到,李真他孃的墳也得好好修修,這樣,我給那村的里正還有媒人也都送些禮去,請他們幫著監督一下。捎點好變錢的東西,對,帶臘肉,咱們就給他那後爹送四頭豬的臘肉,他好賣錢,拿賣三頭豬的錢給他娘包墳…”
“爹,別提肉了行不行,你看能不能從書店那邊想想法子,能不能由離那村子近的書店先將錢支著,從貨款里扣?”
“這幾個大書店都只和省城的書商有聯絡,再往下就得再人託人了,太費事了,還不如帶東西方便。”唐高林想了想,做出瞭如上答覆。
唐燁想了想,覺得有些暈,那今年自己家要買多少頭豬來做臘肉啊…
唐燁正暈著呢,就聽到有人敲院門,剛想出房門去開,就聽到唐王氏的聲音:“哎呀,客官,你怎麼找到這兒來了?快請進。娃兒他爹,那個客官來了。”
唐高林和唐燁出來一瞅,原來是板著臉的雅朗。
“葉子,你快去泡茶,客官,屋裡坐,屋裡坐。”唐高林忙笑著邀請雅朗和他的隨從。
雅朗的隨從沒跟著進屋,而是在院子裡站著,唐王氏急忙給他拿了個小板凳,唐燁端著泡好的兩杯茶出來後,見狀,便先給了那隨從一杯,弄得隨從直皺眉,太不懂規矩了,怎麼也該先給爺送了茶再說啊…
唐燁可不知道隨從的腹議,猶自笑眯眯的端著剩下的一杯茶進了屋,遞給面無表情的雅朗。
正好聽到雅朗在說:“大家的職責先擬定出來,就算期刊辦不成,了不起就是白做嘛。”經過這段時間的推敲琢磨,朝廷終於擬定好了期刊管理準則,決定肥腸店可以用起來了,當然,只用這個牌子,別的嘛,肥腸店也沒那能耐摻和,於是,雅朗便來了,想知會唐高林去租個小院子,想來明兒唐家就會獲得放行的通知。
聽雅朗如此說,唐燁笑道:“這麼久都沒見著你,你那朋友四阿哥說是隻出京一個月,結果一個月過後,也沒露面,你們忙什麼去了?怎麼今天想起期刊的事來了…”
雅朗斜睨道:“四阿哥有事耽擱了,爺是代他來的。”
唐燁笑道:“代他來的,合著你不參與啊?”
“你還叫爺參與啊?你不都找了四阿哥了嘛?”雅朗翹起了二郎腿,哼聲說道。
“你要參與,四阿哥不見得要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