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兒,德兒這死小子怎麼不在宮呢!
需要人安慰的敦慶帝便派人去暢春園接德兒,被康熙擋回。
康熙經常會留德兒在暢春園住幾天,這不奇怪,可敦慶帝如今不是需要安慰嘛,於是,又派人去了,於是,又被拒了,再派,再拒!
於是,敦慶帝便和康熙扛上了,也是,又不可能真派人在進京各關卡發畫像逮人,孔家要的是個說法,而這個說法得等孔廣棨進京後,敦慶帝才能給,所以,敦慶帝現在有的是時間和康熙耗,馬上命令弘暄去接人!接不回來,就甭回紫禁城了!
於是,康熙便知道了,自己派去的人晚了一步,還被孔家當成證據了,康熙慪啊,孔府的護院全是豬啊…
德兒還不知死活的來了句,“日後若有戰事,直接派四哥深入敵後,將賊頭逮了就是,朝廷得節約多少銀子啊…”
於是。弘暄也知道了,弘曆那小子真去山東了,弘暄是太子嘛,所以幾兄弟做壞事也不好明明白白的告訴他,不能讓弘暄在情於法之間為難吧…所以。弘暄真是知道的不怎麼確切…
於是,敦慶帝便問九王爺了,“九哥。朕是不是該將這幫混蛋養成廢物才對啊?”
九王爺很無語,都到這個份上了,你能不能別間接表揚你兒子能幹啊?
然後。敦慶帝馬上就怪康熙了。“皇阿瑪怎麼不知會朕一聲?要告訴了朕,怎麼會弄成這樣?”
九王爺能說什麼?只能閉嘴。
最後,敦慶帝便給孔廣棨下旨,宣孔廣棨進京,至於康熙派去的那幫人,自然是九王爺出面去和山東官員打交道了。
事情告一段落後,敦慶帝才咬牙道:“雅朗這小子,肯定也一快兒去了!看朕怎麼收拾他!”
九王爺卻不這麼認為。帶雅朗不是拖後腿嘛?
“他會那麼巧的生病了?還去莊子上養病?哼!真當朝廷律法是一紙空文嘛!”敦慶帝咬牙切齒,弘參和弘豐將頭低得低低的。
但是,敦慶帝卻沒讓兩淘氣的兒子招供。也沒派人去莊子探雅朗的病,而是問弘豐。弘曆他們幾時回京…
弘豐搖頭。
敦慶帝只好再問罪魁禍首弘參,弘參還是搖頭…
眼看敦慶帝又要炸起來,弘參急忙道:“兒子只是請四弟先將人救出來,皇阿瑪,孔府心黑著呢,方氏的奶孃丫鬟全都沒了,兒子擔心方氏有什麼不測,所以只想著先將人救出來,不管怎麼說,她都是受兒子的連累,至於婚事,沒皇阿瑪下旨,兒子也不敢枉做主張,所以,當時只是給四弟說,找個安全的地方先將方氏安置好,其他的以後再說,所以兒子真不知道四弟何時會回京…”
“你們就沒想到一個安全的地方?”敦慶帝才不信呢。
“真沒有,說了好幾個地方,都不合適,四弟在那一露面,肯定馬上被皇阿瑪派去的人逮著了,所以,四弟就說到時再說…”弘參解釋著。
“所以,四弟沒準將方氏藏在曲阜都有可能…”弘豐補充著。
敦慶帝沉默了一會兒,“你們還是想想怎麼給孔家交代吧!早知道你們一個個娶個親這麼折騰,還不如早早的送你們出家當和尚算了!”敦慶帝惡狠狠的說著氣話!
等兒子全走了,敦慶帝才對九王爺道:“九哥,給弘政去封信,弘曆十之八九會叫雅朗將方氏送去爪哇島,方氏不能留…”
“皇上英明。”九王爺可沒認為自己當壞人有什麼不對,爽快的答應了,敦慶帝終於理智了啊,就是不能一味的順著孩子們!
“大哥,你幫著想想,四弟會去哪兒?”弘豐和弘參可憐巴巴的看著弘暄。
“你們都不知道,我又從哪兒得知…”弘暄沒好氣道。
“等風聲過了,大概還是會去爪哇。”弘參道:“其他地方,沒人能託付…”
弘暄翻了白眼,既然你們都想到了,還問我幹嘛。
“大哥,我擔心皇阿瑪會去密旨,你給弘政去封信好不好,叫弘政趕馬上去天竺宣揚大清仁德去,在天竺待久點,他人不在,自然沒法接旨…”弘參小聲說到,很難為情。
弘暄是太子,又一直在幫著處理朝政,安排弘政差事,於情於理都說得過去,弘政日後也好給朝廷交差,如今皇帝和太子緊密無間,弘政怎麼可能不聽太子的?若是三胞胎去信,朝廷可不認,要知道弘政可是爪哇島的真正當家人,沒朝廷的旨意,不得隨意離開爪哇島。
當然,弘暄的風險就大了,被敦慶帝砍是小事,讓敦慶帝生出嫌隙來可就麻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