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1 / 4)

小說:無憂歸田 作者:噹噹噹當

夜裡想得心抽抽地疼,白天只能寄情於忙忙碌碌中,才能緩過一二分······

兩個小鋪子已都粉刷完畢,一個租了出去,月租十兩銀,另一個靠近集市,傅紫萱有一些想法,便留了下來。

藥堂因著劉貴等人日夜的趕工,已是全部弄置妥當。一溜與牆壁齊高的簇新的藥櫃,佔了滿滿一面牆。藥櫃並沒有刷顏色,只是刷了一層清漆,很原始很好看的木紋,散發著淡淡地原木清香。

每個藥櫃都做了精緻的木製扭釘,每個藥櫃一般大小,估計能擺個上百種藥材。藥櫃前做了一個高高的櫃檯,兩邊連著藥櫃做了活動的搭臺,可以抬起來任夥計從那裡進出。

藥鋪裡還分了一部分出來做了應診區域,應診區分了急診和非急診,設了兩處辦公區。為了接診一些患處在隱蔽地方的病患,又在藥鋪的一個角落裡圍了一個屏風擺了一張躺床,設了一個檢查區。

這藥鋪只有一層,若是有兩層,可以在樓上僻個專接女患之所。這時代對女性雖沒有那麼苛刻,但也是極講究男女大防的。沒那條件只好在後院收拾了一間屋子專門做接診女患之用。

另備了一間大間做月娘子接待之用。不駐家的月娘子則回傅紫萱城裡買的院子住宿。

後院極大,除了一個大大的院子外,還有一間大大的倉庫,並幾間房舍。除了守夜的夥計住所,其他的都收拾成治藥煉藥之所。院子極大,足夠架一些木架曬製藥材。

如此便萬事俱備,只等寧州那邊君子涯聯絡好的藥商送藥過來即可開張營業。

人員方面傅紫萱也早有了一些安排。

夥計人選全部從藥童裡面選。原先收的四十個藥童,有十個是女藥童,年歲在十歲左右,三十個為男藥童,年紀也在十歲左右,有六個是稍大一些在十五歲左右的。這六個人原先家裡或是採過藥以賣藥為生的或是在醫館做過夥計。

此六人均是簽了二十年活契的,也都有一些基礎,正好可任第一批夥計。也沒有重新取名,為了好記,從藥一至藥六,這般稱呼。

藥一機靈,在前堂招待及後堂聯絡,無事時幫著在後院做些曬制的活計。藥二穩重記性好,藥四嘴皮子利索,兩人均安排在櫃檯裡面撿藥稱藥。藥三有學醫天賦,則安排幫著看診大夫做一些打雜的事務。藥五藥六能幹肯吃苦,則安排在後院曬制和炮製藥材併兼做打雜。

又挑了兩個十二歲的童女,接待女性患者兼做學徒。也分別稱之童一童二。

夏氏的一對兒女,女兒楊心慈極有學醫天賦,跟著傅紫萱也學了不少,讓她當個坐堂女大夫也勉強能夠勝任,只是藥學班還離不了她。

只能罷了。

夏氏的兒子楊心仁一直想著光復家中的藥堂,接替祖輩父輩的棒子,當初便想著以後要重開家裡的藥堂。傅紫萱本著他這個意願,當初也並沒有與他簽了死契,與他母親姐姐相反,只簽了二十年的活契,為了培養他當初也讓他在城門處的“有間食肆”裡面歷練。

幾個月下來,倒是得了掌櫃的稱許,說是能吃苦又肯學,待人接物都極不錯,但要讓他當藥堂的掌櫃還差了那麼些火候。

先當個小管事吧,歷練歷練幾年。掌櫃人選及坐堂大夫人選君子涯已是幫著安排好了。

這掌櫃是君子涯帶著清風雲霽年裡去寧州聯絡藥商時,一個熟悉的藥商介紹給他的。

此人姓裴,單名一個旺字。五十五歲,妻方氏。夫妻倆只得了一子,名裴承祖,年方三十,娶妻殷氏,得了一子一女。最大的孩子是個兒子,今年八歲,小女六歲。

裴家原在寧州也開了一間小小的藥堂,門面不大,倒也夠一家子吃用。怎耐得罪了人,遭寧州幾間大的藥鋪擠兌,生意竟是日落千丈,最後只得關門另謀他事。

君子涯得了熟人介紹,見了裴旺一家,很是滿意,邀其一家年後來敬縣任大掌櫃,裴旺也答應了,這會想必已是在路上了。

而坐堂大夫則是請的幽州的吳適。

這吳適在幽州也小有名望,早年曾想拜君子涯為師,怎奈君子涯無意收徒。後養了傅紫萱之後,心境有所改變,對幽州行醫的吳適也多有指點。吳適感念在心,待君子涯也像師父一般敬重,年裡節裡也多會備上一些禮物。

吳適年方四十三,妻子早逝,只餘了一兒一女。兒子吳存年已二十,尚未娶妻,承了他的衣缽,同吳適在幽州當地一家醫館當了個坐堂大夫。女兒吳雪年方十四,也尚未訂親。

君子涯得知傅紫萱要開醫館後,早已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