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3 / 4)

小說:無憂歸田 作者:噹噹噹當

所以不上課的日子,就由夏雪帶著你們描紅認字,不可偷懶字寫得太差,我也會記不過關。”

說著又攤開一張大些的黃皮紙,把它訂在牆上,才轉身說道:“學認字是基礎,但是對於你們一點基礎都沒有的人來說,可能剛開始會覺得很難,我今天就教你們一些簡單的捷徑,讓你們不再覺得,認字是件苦差事,早上教的字,今天都要消化掉,要會認會讀會寫,還要知道它的意思……”

於是在黃紙上橫撇豎捺折,大大地寫了一遍。

傅紫萱這時代的人,是不會教這些的,只會拿個本子讓學生照著描,讓學生無從下手,開始也並不解其義,搖頭晃腦讓學生跟著讀,也不管讀音正不正確,學生們又是否理解,只管強記了再說,這樣一來,對於剛入門的孩子來說,實在是件苦差事,有好些孩子由此放棄的不知凡幾。

這認字求學之路,如果先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就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天才,天賦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許人家找到了對的路子,好的學習方法,也猶未可知。

拼音是沒空弄出來了,也不想太過打眼了,先教些筆畫,拆些部首,還是可以的。

傅紫萱在黃紙上講了筆畫,各筆畫下,又分別舉了今天講的一些藥草名稱,做為例子;然後又講了部首;最後又揪了一些像形字出來講……

第一百六十四章 小玉莊

果然,孩子們臉上的笑容多了許多,有了明顯的興趣,聽得極為認真,眼睛都捨不得眨一下,有些象形字還沒等傅紫萱寫完,就能猜出來是什麼字。課堂上先生教的認真,學生們聽得專心,藥學班裡氣氛極為融洽。

讓學生們記住一個字都有哪些筆畫,再按筆畫順序寫,又拆了部首。。。。就如同分解一般,對於入門的孩子來說,猶如在大樹旁邊給他們搭了一方木梯,樹上結的果子就有希望摘到了,頓時覺得眼前的方塊變得可愛多了。

這就好像老人小孩吃東西一樣,大塊的,硬的東西啃不下來,幫著他們把東西切小塊了,又弄軟和了,這樣他們就能吃了。

孩子們很高興,興趣盎然,還覺得拆得不夠,紛紛把早上教過的字拿出來拆著寫。果然輕鬆多了,也更容易記了。都很是高興。

就是下學了都不願起身。剛好繡學班的人經過,看到傅紫萱掛在牆上的筆畫很是好奇,進來看了,大呼絕妙。紛紛坐下讓傅紫萱重講一遍。

傅紫萱抵擋不住這些年輕姑娘子的熱情,只好又重頭講了一遍。連沈氏在旁邊聽了都覺得這樣能省下不少功夫,不會覺得字難寫了。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那張黃紙被傳到了一進院男學那邊。這還不夠,還特別邀了傅紫萱又講了一遍。

自此以後,傅家莊就是不在學院就學的村民都能寫幾個字了。而且“長山書院”以後一直沿用傅紫萱的這套理論,一入學就學筆畫部首。不把筆畫部首學好,不教新字。那張黃紙也被傅天河鄭重地保留著,還害得不少新學生納悶,是列得一些藥草的名稱舉的例?

再後來敬縣其他書院也紛紛效仿……再後來就傳得廣了,連皇家子弟啟蒙都要先從筆畫開始學起。整個魏朝認字的熱情空前高漲,文肓率極劇下降。傅紫萱的名聲也隨之傳了出去。當然這是後話了。

當天下學之後,剛好族長和幾個族老正在男院觀摩,傅紫萱找了傅天河,與族長和傅天德說了楊盛的事。族長對楊盛的事也很詫異,沒想到這個佃戶竟是舉子出身!而且還給知縣當過師爺。不由肅然起敬。而傅天德也更願意教啟蒙班及算學班。對於既得名又得利的事更為熱衷些。

次日一早,楊盛一家就搬了,收拾了三架牛車。坐了人的那架牛車也擠滿了被褥衣物等雜物。後頭兩架車倒都是一些廚房用品、農具等,另外還有幾個大些的木頭箱子,倒沒大的傢俱。

這一家子六口人,這些也算是少的了。估計就是以前一家子簡單出遊都不止這些,更何況這是全家全部的家當。

傅紫萱把他們一家領到了學院,直接從後門進去了。隨口叫了幾個村民幫他們把都搬進房間。那楊盛的老母親很是和藹,一直笑眯眯地向幫忙的村民道謝。

老太太六十歲的年紀,精神頭還好著,穿的雖是舊衣,但是領口袖口都繡著花樣。為人舉止也顯見是受過良好教養的。

那孔氏及她的女兒楊怡,傅紫萱之前都已是見過了。那楊怡兩次見到傅紫萱都是見其穿著男裝,不過倒沒有第一次那般害羞了。已是這個東家是個和她一樣的姑娘了。

傅紫萱略交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