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3 / 4)

小說:無憂歸田 作者:噹噹噹當

多些進項誰不歡喜?就是不成也沒什麼,又不是像過去一樣把一個銅板看得比天還大。

再說也不費什麼事,冬日裡大夥都閒著,呆在屋裡還費炭費柴火。再說種菜誰不會。都打理一輩的莊稼了,沒道理在肥沃的上等田裡還種不出蔬菜來。

再說養家禽誰家不會?之前就是家裡再苦的,各家也都有一兩隻雞養著的。鴨鵝可能有些人沒養過,不過還不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不像雞一樣關在院裡。而是要把它們養到外頭,趕著下到荒著的水田裡罷了。都幹了一輩的農活了,還治不了幾隻鴨鵝?

還有些腦筋活絡的村民,則到處找蝦苗蟹苗魚苗。

買不到,就四處尋小河小溪的撈上一些,也顧不上秋冬的嚴寒霜凍。幹勁十足。也有人在集市上,便宜買一些半大的小魚,十幾文錢就能買上小半桶。

把它們投在水田裡,養到過年。不說賣就是自家吃一吃。那也是美味的盤中餐呢。過年時的魚有多貴,大夥又不是不知道,蝦蟹就更不用說了,有錢都買不到。

傅紫萱也暫收了一些佃戶們利用不了的閒田,種上了耐寒的冬季菜。蝦苗蟹苗魚苗王直在集市上找了一圈,幾乎沒有。又問了曾經給傅家供過魚苗蝦蟹苗的商販,也沒找到多少。

傅紫萱索性把少少的這些蝦蟹苗,及半大的魚苗,分別投在魚塘和集中放養的水田裡,不準備另行整地來養了。

另一頭,又讓安家夫妻倆,領著一家及常家的三個兒。並幾個家丁丫頭,把收上來的水田裡放了多餘的水,並起了溝畦,種上了菜籽。

又各買了一百隻半大的鴨苗鵝苗,趕下了水田。

讓常家三個兒專門看管鴨鵝,安家夫妻倆則領著小兒及兩個兒媳,專門看管菜地。

為了防止鴨鵝吃了水田裡的魚及蝦蟹,傅紫萱又讓自家的家丁及傅家莊的村民,在養了魚蝦蟹的水田四周,都紮上了齊腰高的竹籬笆。

傅家莊的一番動作自然瞞不了附近兩個村的人。

這時代雖交通不便,訊息也閉塞,但還有一種奇妙的東西叫“煙親”。

網狀一樣分佈的煙親關係,阻止不了一傳二,二傳四,四傳無窮。

劉村陳村傅家村三個村隔的並不遠,又都一同生活在玉屏山腳下,百年來的互婚,已讓這三個村同氣連枝。再說自這兩個村夏種跟著種了天香米後,兩個村可是

時刻盯緊了傅家莊。

兩個家族的族長,也是時不時地來傅家莊與傅族長會會晤,共進一回晚餐。

沒道理三個村一起同甘共苦這麼百多年,你傅家莊就把我們兩個村撇了,自個穿金戴銀,錦衣玉食去了。忘了你們村,還有女兒外孫什麼的,在我們這邊吃苦嗎?

再說你們村那邊,可還有我們兩村嫁過去的女兒呢。你傅家孫血液裡還留著我們兩個族的血呢。你傅舉人家那個大女兒,還不就留著我陳族人的血?

於是,陳村劉村也迅速動了起來。

一時之間,鬧得鎮上及敬縣城裡,人人大為不解。什麼時候,鴨鵝這麼暢銷了?

鴨蛋鵝蛋還被人搶著要。平日裡大夥都不愛吃炒的鴨蛋鵝蛋,總是嫌棄有股腥氣。可現在這麼怎麼了?都不討價還價了,有多少要多少?世道真是變了。

還好陳村劉村兩個村的村民,被兩個族長告知要悶聲發小財,所以這利用冬閒田的事,除了玉屏山下的三個村,及一些零星的煙親人家,倒是還沒大規模傳開。不然等翻過年,集上這麼多鴨鵝也真夠讓人頭疼的,只怕真是白菜價了。

三個村鬧得緊鑼密鼓,傅紫萱倒是一派清閒。那日王直從城裡買菜種回來,也帶回了兩個食鋪的帳本。

還向傅紫萱稟報,兩個食鋪的羊肉賣得極為不錯,不管是滷的還是白切的,都賣得極好。一天半隻已是不能滿足兩個鋪的需求。隨著寒風漸起,來醉仙樓吃羊肉鍋的人也漸多,一天半隻也不夠賣了。

孫掌櫃及傅紫武、傅歡都要求每日再增加半隻。

而城裡有些大戶,也紛紛找上食肆的掌櫃問有沒有生肉賣,另還有幾家屠戶也說要買整隻的羊。

傅紫萱已是料到冬日裡羊肉會越來越暢銷。敬縣非牧區,羊的數量本就極少,根本不能滿足整個敬縣所需。

冬日裡吃了一碗暖暖的羊雜湯,再把羊肉切得薄薄地涮鍋,再烹一些羊肉做的菜餚,真是美味的很。只不過羊肉難尋。

也有好些人,直接尋來傅家莊,要買上整頭的羊。

只不過傅紫萱覺得數量不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