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見她躺著不動,便依禮拜了下去,“錢門石氏,給娘娘請安,願娘娘多福多壽,安康吉祥。”
若論輩份,她是錢明君的堂嬸,但要是論起身份貴重,這個禮卻應該是她行的。行完了禮,石氏往後一瞟,卻見本來挺機靈的錢靈犀此刻卻有些犯傻。
沒辦法,這位大姐,她怎麼長得那麼象自家堂姐?只是她的臉色透著不健康的青白,身形也更為瘦削,遠沒有錢湘君的年輕紅潤。
見她不動,這回卻是錢敏君先反應過來,拉了她一把,二人才行下禮去。石氏鬆了口氣,心中暗想如此也好,她心裡當然還是願意讓自家女兒多給人留一點好印象。
等她們都行過禮了,錢明君才起來還禮,“都是自家親戚,何必客氣?嬸孃是幾時到京的?我這一向病著,許多親戚往來都怠慢了,可別見怪。”
石氏也隨之客套幾句,說些家常,又介紹起女兒和錢靈犀。她倒沒有隱瞞,如實說起錢敏君的缺陷,錢明君很是同情。又勸解了她幾句。
不過聽著介紹錢靈犀時,她卻笑了,“湘君姑娘的親妹子來了。怎麼不請她來?”
“怎麼沒請?只是湘君姑娘說,小公子那兒離不得她,得緩些時候再來。”那美貌丫鬟說著這話的時候。瞥向錢靈犀的眼睛裡卻含了一股妒意。
錢靈犀心中微哽,堂姐究竟是來不了。還是故意避開?
而且她們的稱呼也奇怪,象在石府,她再怎樣也掙到一聲表姑娘以示身份,可這裡對錢湘君卻是直呼其名,跟丫頭似的,顯然不夠尊重。
卻見錢明君聽見丫鬟的回話,唇邊笑意更深了些。“靈犀妹妹不要見怪,你姐姐自來我這兒,便幫著我照顧兒子,至今那孩子可一刻也離不開她。”
錢靈犀心頭暗算,錢明君的小兒子年方七歲,按古人虛歲的演算法,那孩子才只六歲,三年前只有兩三歲,正是最磨人的時候,錢湘君來帶了三年。肯定非常辛苦。
這會子錢明君又不提把兒子叫出來與她們相見,她只能附和,“姐姐能幫上大姐姐的忙,想必也是歡喜的。”
“瞧瞧這小嘴。可真會說話,不愧是一家子出來的,一點兒都不走形!”還是之前那回話的丫鬟,明著誇讚,但暗地裡卻有些譏諷之意。
這下子連石氏也聽出不對勁了,把話題接了過去,“也不知大姑娘和小公子是否得空,能見下他們麼?”
錢明君卻笑著婉拒,“這可不巧了,他們都有課呢。府裡規矩大,便是我,也等閒叫不出來的。”
石氏有些訕訕的沒話講了,錢明君卻又主動跟她們拉起家常。但她的話很巧妙,一到關鍵時候就把話題岔開,半點不給石氏開口求助的機會。如是兩三個回合下來,石氏的心便冷了,知道這位世子妃娘娘待她不過也就是個親戚情份,縱是勉強開了口,沒得還招人嫌。她斷了那求助的念頭,姿態也漸漸擺正了,又閒話了一時,也不等錢明君送客,便主動告辭。
錢明君卻又熱情起來,“好容易來一趟,嬸孃怎麼也不多陪我坐坐?定是嫌我病著沒招呼好了。”
等石氏客氣幾句,她便道,“我這精神也委實不濟,少不得只好失禮了,就請嬸孃帶兩位妹妹到花園裡小坐一會兒,喝杯茶,聽個小曲兒,一會兒留下用個便飯吧。”
本來石氏見她不肯幫忙,有些失望便不想留,可聽她這話,卻又覺得她還挺給面子的。本來她今日就誇口不回去用飯,雖說能在外頭解決,但跟在王府用餐還是大不相同。於是欣然同意,可是心中,卻也對錢明君此人的手腕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
還是之前那位吳嬤嬤,陪著她們一行去花園了。這個花園可非石府那巴掌大的小天地可以比擬,亭臺樓閣,湖光山色,在這仲夏時節,景色非常宜人。
吳嬤嬤帶她們來到一處水榭,這兒便有一個小戲臺。就著湖中亭亭玉立的荷花,便是白天,也頗有意趣。
這樣單獨聽戲的待遇石氏還是第一次享用,橫豎沒有外人,她便點了幾齣自己喜歡的曲子,聽聽他們王府中的水平。吳嬤嬤又來請二位小姐,這個錢靈犀倒是懂行。在這樣地方聽的戲不是通常意義上吹鑼打鼓的大戲,而是接近於元曲那樣一闕闕唱出來的詩詞散曲,也就相當於古代的流行歌曲。而要聽到真功夫的,就是《夜奔》和《靜月》兩套曲子了。
吳嬤嬤見到她不假思索的就點了兩出最考較水平的,倒是對錢靈犀有些刮目相看起來,“看來夫人和姑娘都是聽慣了好的,那可得讓她們打起精神來,唱得不好,也別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