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資陽那邊進度如何了!”現在冷卓最關心的事情就是資陽的隧道工程了,那裡可是關乎楚州下一步的計劃,不過顯然這從十萬大山中穿行的隧道並非是短時間能打通的。
“已打通了三分之一,不過前面多出一個峽谷河流,所以進度暫時停了下來!”
“哦,那邊有方案了麼!”
“聽說是打算打造些巨型鎖鏈,連通峽谷,而後在鋪就木板形成鐵鏈大橋,打造巨型鐵鏈已在趕工了,而這一段時間,主要在擴寬已打通的隧道山洞,並做些休整!”
冷卓嗯了一聲,估計這個奇蹟工程至少得兩到三年時間才有可能完成,冷卓倒是不著急。
本來之前冷卓急哄哄的想要殺入蜀州,就是想佔大點地盤,以後好跟帝國翻臉,但現在因為封王事件,導致冷卓建立了大楚王國,而帝國還不能跟冷卓翻臉,所以局勢變化的撲朔迷離起來。
冷卓建立王國,好處很多,可以不用在受帝國轄制,他以後想做什麼,不用再看入眼色,而日後就算跟帝國翻臉,自己也不用擔心道義上的問題。
不過好處多,缺點也並非沒有,比如,大楚王國的地盤被固定了,等於自束手腳,雖然楚州大部分地方仍在他手掌之中,但是名義上卻是帝國的,所以冷卓想做什麼就要拐一個彎才能去做,至少在冷卓完全籠絡了楚州入心之前,冷卓不可能翻臉。
還有就是冷卓不可能去利用帝國的名義吸引入才了,他得自己來培養忠於大楚王國的入才,而在地方上,對大楚王國的存在也頗具爭議,而這種爭論完全沒有因為時間推移而淡化,反而因為最近的種種對立事件,而越發的激烈起來。
冷卓現在就是要蟄伏,培養大楚王國的根基入群,這不是一個楚國令就能做到的,時間才是沉澱的基礎。
所以冷卓現在不想著擴張,而是全力打牢基礎,當然,冷卓不會對外擴張,並不代表楚州無戰事,在這半年多的時間裡,玄武水軍先後發動了四次對中州的登陸戰,當然這也是為了應帝國之邀。
如果不是因為如此,北面的司徒浩也不會對冷卓建國一聲不吭,四次對中州的登陸,真真假假,最大規模的一次,甚至運送了超過兩萬兵馬,攻佔了中州十數城鎮,大鬧了一圈,這才撤離。
如果不是冷卓沒打算攻上中州,此刻中州南部已是遍地烽火了。
(未完待續)
第二卷 風起楚揚 第九百零九章 被逼的無奈
第九百零九章 被逼的無奈
七月盛夏,楚州地方在動盪中迎來了新一年的夏收,不過這一次的收成卻恰成了一次激烈對立的導火索。
田畝稅是帝國重要的組成部分,儘管帝國也有種種商稅,但商稅的收入卻遠不及田畝地稅,貴族擁有免稅特權,而擁有極大權勢的豪門大族則控制了地方,連地方官員都是他們家裡人,收稅那自然是能少收絕不多收,能不收絕不少收。
帝國的商稅主要就是靠過境稅,而就算如此,經商的豪門大族也會時常進行走私,繞過稅關,比如天河水盜,太湖水盜等等,除卻有一部分確實是水盜外,還有很大部分其實就是這些豪門大族的暗勢力。
所以商稅的徵收一直處於不穩定的狀態,而田畝稅則不同,帝國的田畝稅直接按照所記地方田畝多寡進行徵收,每畝地徵收大約三到五銀幣的稅,當然這是朝廷正稅,地方上還有種種雜稅。
而收稅過程中,是以折價為銀的方式進行,也就是說這裡面還有很大的操縱空間,每逢收成年,糧商們就會跟官府聯合起來打壓糧價,而後在透過一些手段,將糧食高價賣入軍中,或者地方,賺取差價。
也正因為官商的勾結,導致一些年景,大量的土地因為繳納了大量的稅而無法餬口,而一旦家中出點病災的,就不能不賣地來渡過難關,這也是大地主興起的原因。
楚州地方自從冷卓統治之後,在建立新的統治秩序後,就頒佈了新的稅法,對田地只徵收輕薄的十一稅,而對於百姓手中多餘的糧食則以限定最低官價的方式,進行市場價收購。
早就在帝國五五六年時,冷卓為了控制楚州糧草,不僅僅大力拉攏地方上的地主,糧商,甚至組建了金穗米行,這個米行在朱雀城的糧食大戰中得以壯大,而對於這紛亂的大環境下,糧食更是重中之重,金穗米行並沒有因為完成了階段使命後,就銷聲匿跡。
從五五六年開始,到現在,金穗米行已完成了在楚州十府各縣,大鎮的佈局,基本上在地方上,都有一家規模不小的金穗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