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全部沒收了。至於下面其它大小官員,就一人一個警告處分。”
眾臣聽到我的回答均有些詫異,費宏請示道:“皇上,根本大明刑律,國全上下官員,無論品級大小,但凡貪髒枉法,輕則革職查辦,重則斬首問斬。皇上您如此……”
我沒等他把話說完,便反問道:“刑部尚書,你把有能力山西布政司給抓來殺了,然後讓朕派個沒能力的人去頂他的位置。那沒能力的人不僅治理不好地方,若反還和前任一樣貪汙的話……嘿!這生意是不是有點虧本?”
“這……”費宏被我問得一時無言以對,只得跪下連聲道,“皇上聖明!皇上聖明!”
一旁的小誠子聽到我這麼有趣的比喻,忍不住抿嘴偷笑了起來,但他很快意識自己失態,嚇得連忙強止住了。而下面的眾位大朝們也有些面面相覷。可能他們沒想到,一向都遊手好閒的正德皇帝,怎麼突然說話做事想變了一個人似的。
我得意地笑了笑,又道:“在朕看來,用重刑徵治貪官,還不如高薪養廉的效果更好。所以朕決定了給全國上下的大小官員增加俸祿。”
楊一清忍不住讚歎道:“陛下思想獨道,見解非凡,實在令微臣欽佩!”
其實朝臣也跟著拍我馬屁道:“皇上真乃一代明君!吾皇萬歲!”
幾次發言以後,我的信心倍增,不覺又往龍椅上靠了靠,擺出一個更舒服的姿式,掃了一眼群臣,然後露出了個高深莫測的笑容,接著說道:“戶部尚書何在?”
“微臣在!陛下有何旨意?”一個矮胖的文官連忙抽身站了出來。
我看了他一眼,然後問道:“國庫裡現在有多少錢啊?朝廷每年的稅收有多少?全國各級官員的薪俸又是多少?”
那戶部的尚書的官也沒算白當的,他想了一下,立刻回答道:“回稟皇上,前朝在先皇的治理下,國運昌隆,稅入逐步增長,如今國庫充實,現積累下來的銀庫,根據戶部的統計,約有五千八百萬兩。而到了我朝,至陛下登基以來,也一直國泰民安,如今國庫每年的各項收入大約有七至八百萬百。至於全國各級官員的俸祿支入,每年約八十多萬兩。”
我聽罷,心想,現在這個時間的國家還是很有錢的,真是慶幸自己變成了正德皇帝,沒變成祟禎皇帝,不然沒當幾天皇帝,就得被李自成、皇太極他們給逼得上吊自盡了。記得好像歷史上明朝的官員俸祿是歷朝歷代最低的,於是問道:“戶部尚書,你一年的薪俸收入是多少啊?”
“回稟皇上,微臣一年的俸祿是八千兩。”
“呵!朕看來大腹便便,你那點薪水拿去吃喝了,怕是就不夠錢養二奶了吧?”
戶部尚書被我調侃的有些尷尬,卻是連聲說道:“皇上聖明,微臣一向清廉。”
我笑道:“朕知道你清廉。呵!朕的意思是說,你身為當朝的尚書,若是太過窮酸了,那也有失我大明的國體吧?”我頓了頓又道,“李大人,朕已經決定給全國官員增加年俸。這事你們內閣和吏部那邊商討一下細節,然後替朕擬個旨吧。”
李東陽連忙應聲道:“微臣遵旨。”
“好了,這事想來大家都不會有意見,那就趕快辦吧。另外再單從國庫出拔出一筆錢,全國上下無論大小官員,凡是能力出眾,政績突出的,都給予搬發相應的銀兩,以示獎勵。朕相信如此一來,像山西布政司貪汙受賄之類的案子會相應減少一些。”下面群臣聽了我這翻話,都不覺點頭。
我今天第一次上朝,就給手下所有當官的漲了工資,他們自然沒一個不高興,在李東陽和楊一清的帶領下,都齊齊向我跪拜稱賀道:“皇上聖明!臣等叩謝天恩!”
站在我身邊的劉瑾也感覺有些訝然,他今天陪在我身邊本來是要幫我搞定早朝的事,卻沒想到我“失憶”了,反而竟變得英明神武了,根本排不上他的用場了,不覺低頭陷入了沉思。
我也沒太多去在意劉瑾的反應,想剛才一個令眾朝為難的案件,讓我應付自如,還將群臣都折服了。此時我不禁也有些提起了興致,又問道:“戶部尚書,現在全國有多少人口?”
我還不知道名字的戶部胖子尚書又站了出來,恭敬地回答道:“回稟皇上,根據戶部去年的普查所得,全國上下人口約有一千三百五十七萬戶。今年天下風調雨順,農產收入稍稍高出往年,微臣想全國戶口應該又有所增加……”
我心裡換算了一下,原來這時候全中國差不多有六七千萬人口,這比起我所出生的那個年代,可是稀少的可憐了。不過在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