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還是要看兩家的門第,但姑娘好不好,也是重點考察物件。京城裡的勳貴人家,往往是從十二三歲就開始考察選擇,這樣才能在姑娘及笄之後差不多都定下來,然後不耽擱姑娘出嫁。所以像金國秀這樣兒的,如果不是被指為了皇子妃,說不定拖到二十歲都還嫁不出去呢。
喬連波有幾分迷惘:“嬤嬤,我以為我努力學了就能趕上表姐她們,可是――”
“姑娘學的時間少,哪裡能跟表姑娘她們比呢。姑娘今年才十四,再有個一兩年的時間,學什麼都足夠了。”
喬連波慢慢搖了搖頭。她已經感覺到了,有些事情並不是說你肯努力就一定能學好的,比如說寫字、做詩、繪畫之類,她就怎麼也不行。
“我的姑娘啊,那些東西都是虛的。不說別人,單看大太太罷,聽說從前在家裡也是能作詩文的,如今每天管家理事都做不完,哪裡還能做詩呢?姑娘千萬別跟著雯姐兒學,將來去了婆家,哪會因為你會做詩婆婆就喜歡了呢!姑娘若不信,只看周表姑娘就是。大太太喜歡她,難道是因為她會作詩?”
喬連波想了一想,輕輕點了點頭,低低嘆了口氣:“既這麼著,我還是多學學算賬理家,少念些書就是……”
☆、57 你方小產我有孕
二月底;春闈放榜的時候;李氏帶著兩個女兒回來了,大包小包的帶了一車的禮物,都是吳家二老太爺那邊的親戚準備的。
二老太爺自己不怎麼愛讀書;卻最喜歡愛讀書的人。偏偏他的兒子們都隨他,做官經商有頭腦;讀書不著調,全是捐了功名之後才弄到的官職。因此;二老太爺特別喜歡大房的兩個會讀書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