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3 / 4)

這事全憑舅舅舅母做主,我想著,只要人厚道知上進,家裡門風好,是最要緊的。”

李氏大喜道:“好孩子,你真是個懂事的!什麼門第都是虛的,要緊是日子過得舒服。女兒家,高嫁是為名聲,低嫁才是為過日子。唉——你雯表姐但有你一半明白,我也不必如此費心。”

綺年也默了。吳知雯今年已經十六了,雖然說起來年紀還不算大,但差不多像吳家這樣的人家,姑娘在十六歲親事已經有點眉目了,似吳知雯這般半點訊息還沒有的,就該要著急了。何況跟韓家那件事,對外雖然說是八字不合,但多少也是傳出去了些訊息,吳知雯現在出門,有些性子比較刻薄的姑娘,又妒羨她的才華和美貌的,免不了就要私下傳些話。

尤其吳知雯如今這身份上有些尷尬——說是庶女吧,她已經開了吳家祠堂記在李氏名下,普通人家的庶子就不好來求親;說是嫡女吧,誰不知道她是跟著姨娘養大到十五歲的,正經的嫡子又看不上。於是上不上下不下,就這麼懸在了半空,從二月裡一直到現在,四五個月了,外頭竟沒一家有要求親的意思。

經了此事,吳若釗固然氣得不行,李氏心裡也極是不悅。這宅子裡的事是瞞不住人的,當初吳若釗為在妾室面前表示李氏厚道,曾說這親事是李氏挑的,因此下人們都說,孫姨娘和吳知雯不肯答應韓家的親事,皆因是疑心李氏不願讓庶女高嫁。

這種話傳出來,李氏雖然發落了幾個說閒話的婆子,但心知無風不起浪。何況孫姨娘那性情,李氏焉有不知道的?當初為著是顏氏賞的,自覺與普通婢妾不同,又李氏生知霄傷了身子不能再生育,吳若釗便也常常往她屋裡去,她自恃得寵,雖明面上不敢怎樣,私下裡卻沒少給李氏添堵。

後頭吳若釗見她不是個安分的,漸漸覺得顏氏賞了這人就是為來離間他們夫妻的,便漸漸地冷落了些。孫姨娘便時時地擔心李氏報復,兒女幼時便緊緊帶在身邊,須臾不敢稍離,生怕李氏害這一對兒女。

既那時會這般想,如今兒女年紀長了,懷疑李氏會讓庶子女娶無好娶,嫁無好嫁,也是順理成章。李氏再厚道,如今也不願管吳知雯的事了。孫姨娘又被禁足,便漸漸地慌起來,不時地做了鞋腳之類去孝敬李氏。李氏想不理會,又念著總是丈夫的兒女,不得不相看著,只是不怎麼上心罷了。

☆、67 世上怎尋後悔藥

姑娘頭一回來癸水;也算是件喜事。寧園鄭氏那邊打發人做了糖水蛋熱騰騰地送來;連康園顏氏那邊也送來一瓶子益母膏;叫用熱黃酒調了時常吃一勺。綺年叫人各處去回謝了,也覺得小腹略微有些沉墜,就不出院子;只在屋裡看如鸝打絡子說閒話兒頑。

正說著呢;只聽外頭珊瑚笑道:“小珠妹妹怎麼來了?”打起簾子,孫姨娘的貼身丫鬟小珠拿了個小包逡巡著進來;見了綺年屈膝行禮笑道:“姑娘身子可還覺得好?”

綺年忙叫如燕搬繡墩來叫小珠坐下:“怎麼得空兒過來?”孫姨娘被禁足,只有小珠能出入,但自己主子沒臉,丫鬟也不好總出來走動,是以園子裡倒不常見她。

小珠斜了半邊身子坐了;笑道:“姨娘聽說姑娘——去年雯姑娘初來這個的時候,怕冷了肚子,姨娘特地做了肚兜,還有一條新的沒用過,叫我來送給姑娘,也是姨娘一片心意。”

綺年有點詫異,孫姨娘可從來跟她也不親近。不過不管怎麼樣,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使個眼色,如燕上去接了小包,又給小珠塞了一把銅錢:“勞煩姐姐跑一趟,回去跟姨娘說聲多謝。”

小珠扭捏著不肯接錢:“我也跟姑娘說說話兒,回去怪沒意思的。”

綺年笑笑:“多坐坐也好,也熱鬧些。”這不是過來送東西的,是來打聽事兒的吧。

果然,小珠坐了一會兒,藉著如鸝的一句話就說起來:“那位韓姑娘,太太很是喜歡,直說韓太太會調理人呢。”

因為上次孫姨娘套話的事,如鸝一直心裡不快,聞言忍不住就道:“那是自然,韓家是厚道人家,韓姑娘為人脾性行事都是第一等的。”

小珠略有幾分尷尬地笑了笑道:“聽說韓家老爺也進京了?”

話說到這裡,綺年心裡已經明白了,便道:“是,韓伯父大約是要升一升的。”

小珠更扭捏,吞吞吐吐半晌方道:“也不知韓大爺的親事定下來沒有……”

此時連如鸝都知道她是為何而來了,險些就要開口諷刺,到底是想到從前的教訓,硬生生給嚥了回去,哼了一聲,轉身拿起壺出去續水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