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嫁入這樣的人家真的好麼?王雅琳以前從沒受過閨秀的教導,和上京的人生活環境差距甚大,她獨自一個人嫁入上京權貴人家真的好麼?
雅容有些不明白王承明是怎麼想的,不過也許人家認為嫁入高門,是對女兒最好的安排,這也輪不到她來操心。以後若是王雅琳嫁到上京去,她們有可能就一輩子都見不上幾面了。
這邊還沒送走劉家表舅和媒婆,那邊王承宏就來了,還有她的妻子羅氏和已經會走路了的王明顯。
他們是來接王家兩老的,劉氏將他們一家安排在新修繕的院子裡,當日晚上則安排了接風宴,全家人在正廳吃飯。
這兩年三房的人都住在羅氏家裡。羅氏面上看著倒是十分紅潤。但是王承宏倒是消瘦了不少,看著還有幾分潦倒,王老太太心疼的拉著王承宏的手噓寒問暖。還有王明顯,這個小孫兒從生下來也沒在她跟前待過幾日,自然是心疼得不行。
好不容易廚房來說可以開飯了,眾人才請了老太太去入席。羅氏今天是一來就聽到了有人上門提親的事,飯桌上就開口問了。
“聽說家裡有人來提親。二嫂,不知道是給咱們家哪一位姑娘提親啊?”
“是來給琳兒說親的。”劉氏顯然不想多說,可是羅氏卻不消停。
“給二丫頭啊,可是咱們家大姑娘都的親事都還沒定下。到先說起二丫頭的親事,這妹妹倒先走到姐姐前頭。”
說完也不看汪氏青黑的臉色和羅氏滿臉的不悅,笑了一下。繼續說道:“不過也難怪,二姑娘是咱們二嫂的掌上明珠。外祖家又是上京的大官,這親事自然人人都操心。”
羅氏還是跟以前,說話不過腦子,一點也不在乎聽的人什麼感受,不計較的呢說她是沒心機,計較的呢就會說她是沒腦子。
劉氏忍不下去了,扔了筷子,不客氣的說道:“三弟妹這說的是什麼話,琴兒如今正在孝中,怎麼給她說親,傳出去咱們家的姑娘以後還怎麼做人?若是琴兒不能說親,下面的妹妹們都不能說親的話,豈不是都要耽誤家裡的孩子。”
羅氏呵呵一笑,解釋般說道:“我也不是這個意思,我就是隨便說說,哎呀,咱們趕緊吃飯吧,這錦州的廚子就是比咱們登州的廚子厲害,做的飯菜都比咱們那邊精緻,爹孃真是好福氣。”
反正不管怎麼樣,有羅氏在,今天在飯要吃得好看來是很難了,就連雅容這種裝聾作啞的人都吃不消化,王雅琳和王雅琴更是一吃完飯就說不舒服,然後回自己的院子去了,雅容自然也跟著王雅琳走了。
看王雅琳的臉色,看來這幾日的定親的好心情都沒有了,那王雅琴的心情更是可想而知了。
王承宏來的次日,劉氏就打發了表弟和媒婆回上京去,而王承宏則在錦州待了三日,主要是和王承明核對登州的賬目,以後登州祖產的庶務就由他來打理。
三天後王承宏啟程回登州,帶上王家兩老和汪氏,浩浩蕩蕩的兩輛馬車,還有一些王承明請的護衛,護送他們回登州去了。
他們走了以後王家許多地方都被空了出來,劉氏依然還住在正房,不過王雅琳卻搬去了汪氏原本住的院子,不過這樣也好,她們現在也不怎麼說話,她正在說親,以後還要準備嫁妝什麼的,自己一個院子確實是要方便些。
媒人回去以後沒多久,上京就來了信兒,說是商量著選一個日子來行納采之禮,劉氏拿了曆書出來,八月初六倒是個好日子,可惜正好趕上八月十五,中秋佳節,若是來錦州的話怕是趕不回去過中秋,這樣未免讓男方家為難。
往下再看,九月初五日子也不錯,就回信說了,大約六七日後收到回信,對方也覺得那個日子不錯。
要嫁人的王雅琳總算有了點要當大人的感覺,也不跟雅容鬥嘴逞強了,反而跟在劉氏的後面學習家務,不同於以前的那種玩玩鬧鬧,而是正正經經的學習理家務來,雖說她要嫁的是江家幼子,不過她想著若是以後分了家,自己總不能理不了家事吧。
雅容不能去上學,到也沒有覺得十分遺憾,反正該懂的她都懂,不會的估計也沒那天賦,就是再學也是白搭,不去就不去吧,在家裡也還能做做女紅什麼的。
再說這些日子王雅琳跟著劉氏學家事,她也沒有十分閒著,平日努力畫一些應景的帶有菊花樣子的首飾,不光自己能打了帶,還能偷偷拿出去還錢。
聽林氏的意思,自己差不離就會嫁在錦州了,可是看王雅琳的親事和王承明的年紀,王家的未來應該不止於錦州,也就是說以後她和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