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著說:“你買的?”
“嗯。”陳銘生把斗笠又扣在楊昭的頭上,然後低著頭看了看。楊昭說:“怎麼樣?”
陳銘生輕笑一聲,點了根菸,說:“像打漁的。”
楊昭哼笑一聲,挽住陳銘生的手臂,說:“不住這,我們往裡面走走看。”
陳銘生說:“好。”
“你們要是找便宜的,可以住菩薩頂下面。”
陳銘生和楊昭同時轉過頭,那個路邊編斗笠的老頭跟他們說:“那下面有當地住家的,有的也收遊客住,便宜,就是條件沒有賓館規範。”
陳銘生和楊昭對視一眼,陳銘生轉頭對老頭說,“謝你了師傅。”
楊昭說:“咱們去看看?”
“行。”
從廣場往菩薩頂去有一條不太好走的路,也是穿了一條商業區。跟外面那條街不一樣,這裡不賣飾品,而是多賣些當地特產的蘑菇。
這條街整體向上,算是傍山而建,雖然用青石鋪得比較平整,但是還是有很多坑窪,和綿延不斷的臺階。
楊昭怕陳銘生走的不方便,來到他左邊,扶著他的手臂。
“你慢點走。”
“沒事的。”
楊昭右手纏著他,左右拖著箱子,“反正也不急。”她為了看路,就低著頭,結果腦袋上那個斗笠就一直往下掉。楊昭兩隻手都沒空,只能搖著頭讓斗笠上去。
陳銘生在一邊笑,楊昭皺著眉頭說:“陳銘生?”
“好好,我來帶著好吧。”陳銘生騰出一隻手,把楊昭頭上的斗笠摘下,扣到自己頭上。
楊昭一愣,覺得他戴起這個東西來出奇的合適。
陳銘生注意到楊昭的目光,側過頭來,“怎麼了?”
楊昭看著他斗笠下的臉龐,說:“你帶這個,還挺有意思的。”
陳銘生笑了笑,說:“走吧。”
她扶著他,從下面的廣場上去,走了二十多分鐘,到了菩薩頂下面。他們按剛才賣斗笠的老頭所指的路,在菩薩頂下面的小道上朝偏處走。
開始還是平坦的青石路,後來變成水泥路,再後來就是水泥石子混雜的土路。
路邊有當地人在賣水果。
一個大嬸守著一筐桃子,坐在路邊,看見陳銘生和楊昭過來,招呼地說:“新鮮的桃子!來一點麼。”
楊昭看見她身後有一間小屋,她問大嬸說:“請問,後面那間屋子是你的麼。”
“後面?”大嬸轉頭看看,然後對楊昭說,“是啊,是我的。”
楊昭說:“那你們有空房間麼,留不留遊客。”
“啊,你們要住啊。”大嬸從板凳上站起來,說,“留的留的,現在屋子正好空著,你們進來看看。”
楊昭跟陳銘生跟著大嬸進了屋子,這是間很老舊的房子,屋裡黴味比較重,沒有客廳,進屋就直接是廚房和大床。
大嬸推開旁邊的一個屋,“就是這裡,你們看看吧。”
楊昭撩起門口的布簾,看著裡面忽然笑了一聲。
陳銘生在後面,聽見她的聲音,問道:“怎麼了。”
楊昭搖搖頭,大嬸在後面說:“這屋裡啊,東西是少了點,但是收拾得乾淨,住著也舒心。”
楊昭沒有說話。
這屋何止是東西少,根本就沒有東西。
除了窗子旁的一張矮床以外,這間屋子連桌子板凳都沒有。
楊昭覺得這間房有些簡陋,她剛要回絕,就聽見大嬸說:“而且啊,我這間屋子的朝向最好了。從窗戶能看見白塔呢。”
楊昭一愣,轉頭問她,“是麼?”
“你自己看看呀。”大嬸說。
楊昭放開旅行箱,來到窗邊。
這個窗戶也是簡簡單單的木頭窗,也沒有窗簾。楊昭走近,那窗戶圍成的小小方塊的一角上,果然有白塔的半邊。
那彷彿很遙遠的白色,和純藍的天空,在冰冷冷的小屋的相框裡,圈出一副寧靜的畫面。
楊昭轉過頭,看了眼站在門口的陳銘生。
“這間屋子多少錢?”
大嬸見她問價錢,連忙說:“五十一宿。”
楊昭說:“有地方洗澡麼?”
“有有,就在後面。”大嬸說。
楊昭點點頭,抬眼對陳銘生說:“就住這,行麼。”
陳銘生說:“你說了算。”
他們把行李放到屋子角落裡,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