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郭四郎都吃完第二碗湯餅的時候,郭三郎還在和他面前這唯一一碗湯餅奮鬥呢。 郭四郎自小就習慣了自家兄弟這細嚼慢嚥的習慣,他倒也不著急並不催促郭三郎。 不僅不催促,郭四郎轉頭就招了店裡小廝上前,從腰間拿出幾個銅錢放桌上,郭四郎就同小廝說:“明兒個我們要去拜訪這在長安城裡的親戚,遠道而來也不知道長安城裡這上門拜訪可是有什麼講究? 是要買哪幾樣兒禮? 你都給我說說。” 那小廝也是個上道的,能看出他歡喜,但他先是作了個揖,抬起頭滿臉笑容的問郭四郎:“貴客問對人了,我王富貴最是知道這些事兒了的。 還得請問貴客,這門親可是家中有人做官?” 郭三郎這會子也吃完了自己面前的湯餅,只剩下些湯水了,他聞言好奇的看過去:“哦? 這做官與否的講究,勞煩好好說說。” 說罷,郭三郎也從腰間掏出一串兒錢放到桌上去了。 小廝見此,那是把自己知道的事兒都一一說了,說了小一刻鐘的時間,這才拿了一串銅板並數個銅板離開了。 待得小廝離開,郭四郎才帶著些心疼去問郭三郎:“兄長作何給那麼些?我不都給了好幾個銅板了麼?” 郭三郎輕咳了兩聲兒後才對著郭四郎緩緩解釋:“哪裡能這般辦事? 咱們現在是在長安,這裡是大唐最為繁華的地方,和咱們在疏勒時自然是不同的了。 你沒看當時你拿出那幾個銅板擺在桌上的時候,那小廝眼裡只是有些驚喜罷了,能看出來他並未把這幾個錢放在眼裡。 那咱們想知道些事兒,可不得多出些錢來? 我拿出了這一串錢,瞧瞧,他是不是把這送禮的門道都同咱們說了?” 郭四郎想了想剛才小廝的表現,不得不承認還是郭三郎說的對。 “哎,我都聽兄長的。” 郭三郎本打算著明日待得開市了,就和郭四郎按著剛才那小廝說的去好好買上八樣禮,再按著之前李大郎給的地址著人去送個拜帖,然後隔日帶上八樣禮和早前郭家給準備的禮物和郭四郎上門李家認親去。 哪裡想到,這翌日清晨客棧的小廝就敲響了兩兄弟的門。 “貴客,樓下有人來找,說是你家親戚,來接你歸家的。” 郭四郎還揉著眼睛半睡不醒的樣子,根本沒在意小廝的話,倒是本就睡得不踏實的郭三郎猜到了些什麼。 “哎,我們這就下去。” 回了小廝的話後,郭三郎又是輕咳兩嗓子,這就起身就要穿衣去。 郭四郎照顧郭三郎慣了的,見狀就按下郭三郎的身子,自己赤著腳下了地要去拿衣衫給郭三郎穿。 “快著些,下面想必是李家表兄在等咱們了。” “啊?是表兄麼? 表兄怎的來了? 表兄怎知咱們住這兒呢? 表兄他不是......” 在郭四郎的嘰嘰喳喳的說話聲兒下,兩兄弟可算是收拾妥當自己了,趕緊的下樓去大堂。 果真是讓郭三郎說對了,那大堂裡坐著的人可不就正是李大郎麼? 李大郎他一大早就帶著包袱領著王大膽和高海平拿著腰牌出了大營,也交代了去處,並接收了何時回營的口令。 因著大營就設在長安城外,這幾日又是返家兵士的高峰期,外頭很是有些車把式在等著拉活。 李大郎三人上了一輛驢車,不過小半個時辰就到了安化門外排隊等著進城了。 早前郭三郎就與李大郎說過這到了長安城後會去何處投訴的事兒了,所以,這一進城,李大郎就帶著王大膽和高海平往郭家兄弟住的客棧來了。 李大郎想的是,郭家兄弟這不遠千里都要來認親,那自己有責任把人照顧好了。 這不家都沒回,李大郎就想來接人,親自領著回李家去。 “表兄,表兄,表兄,你怎的來了?” 郭四郎實在是喜歡李大郎,一看見李大郎這嘴裡叫表兄表兄的停不下嘴了。 李大郎先是摸了郭四郎的頭毛一把,應了他的話,才轉而對著郭三郎笑了笑。 “這兩位是我同袍,這位是高海平,這是王大膽,他們隨咱們一同回家。” “原來是表兄的同袍,失敬失敬了。” 王大膽和高海平都從李大郎的嘴裡知道這郭家兄弟的事兒了,他們倆還是頭一回接觸郭三郎這般皮薄血脆的文人,很是有些不知所措。 “郭家兄弟!” 四人面對面的拱手行禮,場面一度有些好笑。 多虧了郭四郎這個活潑的,不過幾句話的功夫就和王大膽、高海平稱兄道弟了。 李大郎聽郭三郎說還要去買些禮物來,就直接說:“那我去僱個馬車來吧,咱們買完了物什,正好趕著車回家去。” 郭三郎自然說好,回了樓上郭四郎抱著一不算小的木箱子跟著懷裡揣著不少銀子的郭三郎下了樓來。 這上門拜訪的哪裡有不帶禮物的? 所以,李大郎這才沒阻止郭三郎這要去買禮物的要求來,畢竟這禮物不在貴重上,這是禮節,也是雙方的臉面。 “那正好,我和大膽也想著買些禮物上門去,總不能空手上門。” 李大郎這會子卻是對著高海平這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