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再五年(二)故人(1 / 2)

李三娘這處小小的家裡,算上院子,不過也就擺了五桌而已,請的都是親近的親戚,官場上的人基本都沒請。

這幾年,李二郎同其上峰的小女兒成了親,兩人動作快,三年抱倆,有了兩個兒子,甚是和樂。

而在邊城疏勒的李大郎和蔣勝男,這幾年卻是再也沒機會回到長安來。

蓋因著,那一年帶著蔣勝男回返疏勒的李大郎很是用功,年尾上蔣勝男就有了身孕。

這懷孕、生孩子、帶孩子,等頭一個兒子有小兩歲了,蔣勝男就又懷孕了。

待得二胎生下來又是個兒子,好不容易等著兩個孩子都大了些,能離了爹孃跟著阿翁阿婆過的時候,兩人就想休假回長安來看看。

畢竟這一下子就是四年的功夫未曾相見,只有書信來往,並每年找了鏢師來回的送年禮,心裡頭對長安這頭還是牽掛的。

可這年頭上剛收到李三娘的信說露珠兒要與唐大郎定親,四月上,蔣勝男就發現自己身體不適,果然找了醫師一診脈,是喜脈,兩人又有了孩子了。

如此,這不就耽擱下來了,兩人只得收拾了一車禮找了鏢師押運回長安,好給露珠兒賀喜。

至於李三郎,他一直穩得很,李二郎成親後,他就和李二兄說了自己瞧上了長安城外孫家窯一戶人家的女娘。

李三郎其實在李家是最被忽視的人,只說與他親親的兄弟就有兩個,哪怕他是李二兄和李二嫂的長子,可在李家,他出生之前,李大嫂早就生了李大郎和李二郎了啊。

不是說李母不喜愛他,只不過,這孩子一多了,難免就會忽略一二這中間的孩子的。

再說了,李四郎小時候愛哭,李二兄和李二嫂難免就對會哭的孩子多在意兩分。

再到後來李二嫂生了李五郎,因著李二嫂與李三娘之間的矛盾,在李五郎少時那是日日都要看在眼裡的,這還是李五郎大了該啟蒙了,才被李二兄強制給帶在了身邊去,把他身上的臭毛病給改去不少。

可那個時候,李三郎已然大了,他已經接了李二兄的活計,在長安城外的各個村子裡頭和人收藥材去了。

是以,李三郎來和李二兄說想要成親,當時是真的給李二兄驚了一下子的。

三天,就用了三天,李二兄把家裡的錢財拿了一半出來,給李三郎在三條街外的柳兒巷買了一處院子。

這還是李三娘下值回李家聽李大嫂說得,她說:“他二叔和阿孃說的,說他們夫妻倆虧欠三郎許多,幸好三郎好好長大了也沒走大岔子。

說是要留小五在身邊養老,把三郎和四郎都給分出去,現在四郎還不大,就先跟著他們夫妻。

這不,給買了院子,也分了戶,說是等三郎娶了媳婦,就讓小夫妻二人過自己的日子去。”

李三娘當時還在心裡說:“二嫂必定是不願的,但估計是拗不過二兄來。”

所以,李三郎成親的時候,李三娘就和李大嫂商量好了,單獨喊了李三郎到跟前兒,把兩小匣子銀子給了他去。

李三郎哪裡肯要?

他一個勁兒推辭,最後還是李三娘說:“長者賜不可辭,這自己開門過日子,處處都是要用錢的;

再說,你大兄和二兄成親的時候,我這都是給了錢的,你也是我的侄子,自也是有你的份兒。

三郎,拿著吧。”

李母李父那處自也是單獨給了體己銀子的,這也是慣例了,李大郎和李二郎成婚時都是給過了的。

李三郎的性子好,且這能分戶自己在外過日子,可不是比跟著公婆過日子要好?

當然了,隔三差五的李三郎那也是帶著媳婦登門來給家裡洗洗刷刷幹些活計的。

而今,李三郎夫妻兩人已經生了一個兒子,日子過得也很是和美。

而李四郎卻是越長越穩重起來了,他的婚事倒是故意耽擱了下來。

為何?

他走了李二郎的路,去科舉了!

現下已然是個秀才了!

誰能想到當年哭鼻子耍賴的小娃兒現如今是這麼一個彬彬有禮的謙謙君子呢?

身上有了功名之後,這說親自是好說的,可想要做官的男子哪一個不是想要找個出自官宦人家的女娘?

就好比李二郎,娶了上峰家的女娘,這官途不能說就是一路暢通了,但往後他岳丈家自然是會為他打點一二的啊。

因此,李四郎的婚事就一直拖著,拖著拖著就拖到了露珠兒定親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