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喜,而黎天英、九則道炫、蠻天等卻是面含怒色,但他們剛想要說些什麼,卻見清虛門的門主清靈子又介面道:“只是,我們覺得此時九華門已經不再合適擁有‘玄武令’了,還請張道友將它交出,讓我等暫為保管。”
此話一出,徐清凡等低階弟子還不覺得如何,但九華門的眾多長老卻不由的紛紛變色,而九則道人和蠻天更是不由的面含喜色。
第四十六章 謀劃
“只是,我們覺得此時九華門已經不再合適擁有‘玄武令’了,還請張道友將它交出,在事實搞清前,讓我等暫為保管。”
隨著青靈子的這句話,全場再次譁然,像徐清凡這樣的年輕低階弟子還不覺得如何,但老一輩修士卻均是滿臉震驚之色。
原來,在兩年八百年前,修仙界本來就沒有“聖地”這個稱呼,或者說,有“聖地”之稱的門派太多了,根本不像現在“六大聖地”這般聖地之名威震修仙界的情景出現,那是一個群雄割據的時代。
但在後來,“化靈教”橫空出世,攜《華靈決》之玄妙大肆掠奪修仙界各大門派的秘藏靈物,以寄煉成自己的“靈御之物”。而當時修仙界各大門派的軟弱也讓化靈教更加囂張,實力也變得更強。
再後來,各大門派猛地悔悟,想要反抗卻已經來不及了。得到了足夠多的“靈御之物”後,化靈教的實力已經遠超當時修仙界各大門派,反抗之下卻反而被化靈教滅掉的大小門派無數。
這場浩劫肆虐修仙界整整近百年,橫行一時的“化靈教”最終卻還是被修仙界各門派聯合起來驅於東海之外,但此役後整個修仙界也是元氣大傷。
檢討歷次浩劫修仙界之所以損失嚴重的原因,一些聰慧的修仙者發現,歷次浩劫的發起者,雖然實力甚是強勁,遠非一般門派能敵,卻遠遠不是整個修仙界的對手。
只是神州浩土廣博而不知其止境,修仙界各大門派散落在神州浩土的四面八方,互相聯絡往往需要數日的時間,更不要說趕去增援了。而因此也給了像“化靈教”這種霍亂者各個擊破的機會。
有鑑於此,當那次浩劫後,修仙界殘存的六個實力最強的門派結成了攻守同盟,並集六派之力煉製出一套異寶,名叫“玄武令”,共有六面,分別被這六個門派所秘藏。
這“玄武令”的妙用甚多,但最有意義的卻是三點。首先,這六大派可以藉此來互相聯絡而忽視空間的限制。其次,在兩個擁有“玄武令”加持的傳送陣之間進行傳送,可以不需要考慮距離的限制。但最有用的一點就是,這個“玄武令”是這六個門派相互間結盟的象徵,只要有玄武令,就可以要求其他門派盡最大力量來幫助自己。
也正因為有了“玄武令”的存在,這六個門派雖然這近三千年來受到的波折不少,但其他五大聖地卻都可以及時支援,卻沒有受到很大的損失,發展三千年實力愈強,遠超其他門派,從而真正的做到了攻守同盟。
而這六大門派的地位和實力也因此而再也沒有受到任何門派的威脅。
在後來,這擁有著“玄武令”的六大門派,也被修仙界稱作六大聖地。
後來,其中一個門派因為發生內鬥而實力大損,甚至“玄武令”也被遺失,最後卻被創立“素女宮”的莫寒真人無意中所得,再加上當時“素女宮”實力已成,而原先那個門派卻漸漸沒落,所以素女宮也得到了其他五大聖地的承認,成為了新的聖地。
所以,從某個方面來說,擁有“玄武令”就是一個門派聖地地位的象徵。
而這六大聖地之間的協約,也被稱作“玄武之約”。
這個約定在當時只有這六個門派少數高層知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素女宮成為了新的聖地後,這“玄武之約”也成了修仙界公開的秘密。
也正因為如此,當九華門的眾位長老在聽到青靈子的話後才如此吃驚,而九則真人和蠻天也才會如此驚喜,因為沒收了“玄武令”,就等於其他五大聖地不再承認九華門的聖地地位了!
而在場眾修士在聽到青靈子的話後,均迅速的沉默了起來,紛紛向著張華陵看去,想要看這位九華掌門對於這個要求會如何應對。
而徐清凡此時也終於想起了“玄武令”所代表的意義,他數年前曾瀏覽過陸華嚴生前的筆記,而在那裡對玄武令的事情也曾有提及。
所以這時徐清凡也如其他人般靜靜地盯著張華陵,等待著他的回應。
徐清凡知道對於青靈子等人這個要求,張華陵一定會拒絕的。因為徐清凡很瞭解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