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精通文史還有至少一門樂器,哎,你說說,光是這幾個條件,有多少人可以達到?”
“是啊,其餘的條件還好說,可是這典籍為什麼還要精通樂器,這不是難為人嗎?!”
“之維兄有所不知,你可知這次的主考官是誰?”
“是誰?”
“是被稱為樂痴的公輸博大人!”
“原來如此……”
誰人不知這公輸博好樂成痴,可偏偏在翰林院位高權重,將樂理當作考核條件也就說的過去了。
顧秋白眼神一閃,直接丟了一錠銀子在桌上,轉身離開。
“典籍嗎,看來訊息是沒錯了。”顧秋白默默想著。
所謂典籍,其實就類似於一些圖書館管理員,負責看管整理一些史書。
當然,最重要的是,偶爾還要參閱,修訂的工作。
這也是顧秋白此行的目的,本來他也是準備立馬翰林院的,現在倒是提供了一個機會給他。
畢竟,現在能長時間呆在皇宮裡並且身份又比較容易審查透過的只有兩種。
太監和翰林院學士!
太監顧秋白第一就pass了,身份太過敏感。
而且要她堂堂一峰之主去服侍人,顧秋白也做不到。
剩下的,也只有翰林院的職位了,本來顧秋白是打算找公輸博自薦下。
以自己的所學,很大可能會被公輸博收入翰林院,這樣自己就能名正言順的進入皇宮了。
不過這樣做太過矚目,很容易引起注意,要是透過考核進入,風險就要少很多了。
畢竟一個小小的從八品文官,應該是沒有多少人注意的。
而且典籍招收今天開始,明日開始比拼,一共招收三人,倒也不會浪費太多時間。
這一次地典籍招收雖然條件苛刻,卻也相對比較開放,面對地是全天下的才子。
這一次的應試地點,也設在了距離皇宮不遠處的文軒閣,乃是一干文人一起辦的類似於書院的地方。
當然,這座書院不教書,也不常開,偶爾會被一群文人用來煮酒論道的場所。
顧秋白花了小半天才趕到這裡,不過依舊是有些人滿為患,當然,大多都是來看熱鬧的。
現在人還算是少得,畢竟真正的角逐明天才開始。
顧秋白望了望,只有幾個年輕的書生在一旁登記姓名,並沒有看到公輸博。
想來是隻有明天真正比試時才能看到了。
顧秋白緩步走到報名桌前,開口道:“我來報名。”
雖說附近圍觀的人眾多,可真正報名的卻沒有多少,所以顧秋白也用不著排隊。
登記的書生看了眼顧秋白,十分有禮節的開口:“請先生將資訊錄入到這枚玉簡中。”
顧秋白接過玉簡,將玉簡貼入額頭,而後一絲靈識傳入其中,將身份資訊錄入好。
這種玉簡都是經過特質的,就如同很多功法一般,用精神力銘刻。
這樣即方便快捷,也可以讓查閱者更輕鬆的瀏覽資訊,光憑這一點,就比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