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深思熟慮,李戩當即命劉闖,集結數千兵馬,以及運送糧草的上萬民夫,於槐裡縣南部渡口,發起猛攻,以吸引敵軍來援。
兩日後,劉曜便得到鄠縣傳來的軍情,得知徵北軍集結大軍,正在猛攻鄠縣以北的渡口,不由冷冷一笑。
徵北軍如今也只能依靠這點伎倆,給長安的殘晉朝廷,減緩壓力了。
不過,為了防止對方殺入渭南,劉曜當即調派一萬騎兵,前往鄠縣支援。
如此一來,長安圍軍便只剩三萬多人馬,其中騎兵一萬餘人。劉曜相信,憑藉這三萬多兵馬,以及殘存的十餘萬肉盾。只要再給他十日時間,便可以拿下長安。
幾日後,李戩終於得到南岸送來的訊息。現在,長安城外的匈奴大軍,只剩下三萬多人,可以一戰了。
於是,李戩當即命人,將早已準備好的上千木筏,運抵至渭城渡口。
渭城渡口寬達數百步,同時可投放上百木筏,搭乘上千兵馬渡河。上千木筏,足以運載上萬人馬,湧向河對岸。
渡河之戰,同樣艱險萬分。匈奴人亦知道此地的重要性,早已在對岸,駐紮三千兵馬,於岸上構建營寨,阻擋渡河兵馬上岸。
當第一批上千虎狼軍,乘坐著木筏,划向對岸之時,立即遭到了對岸的猛烈攻擊。
營寨內的箭雨呼嘯著落下來,木筏上的將士們,只能憑藉這手中的盾牌,勉強抵抗箭雨的襲擊。不時有人被射中,慘叫著跌落水中。
硬扛著箭雨的洗禮,倖存的將士們,終於抵達岸邊。此時,他們要面對的,則是高高的營牆。
木筏擱淺在灘塗上,渡河兵馬只能跳下木筏,踩著泥濘的淤土,艱難跋涉。作為第一批渡河兵馬,他們要做的並不是攻打營寨,而是拉著木筏,盡全力抵近灘塗邊沿,以木筏為橋,為後來者搭建一條堅固的踏板。
箭矢不住的傾瀉下來,刀盾兵頂著盾牌,護住身後拖拽木筏的同袍,一步步向前挪動。
於此同時,第二批,第三批木筏正全力趕來。隨著他們的抵達,灘塗上的人越來越多。無數人拖著木筏,沒過多久,便鋪滿了整個灘塗之地。
完成了鋪路的任務後,數千人踏上木筏,蜂擁著朝營寨發起衝鋒。他們十數人合力,抬著剩餘的木筏,擋在身前,冒著守軍的箭雨,不斷向前推進。
待衝到營寨下方,便將木筏豎在身前,形成一片巨大的擋板。為後來的同袍,抵擋大部分箭雨。
很快,第四批,第五批木筏抵達灘塗,隨行兵馬立即抬起木筏上的木梯,衝向營寨。
此時,聚集在對岸的兵馬,已經超過五千人。隨著木梯運抵,攻營之戰隨之爆發。
無數人蜂擁著攀爬而上,嘶吼著殺上營牆。在重賞厚封的誘惑下,虎狼軍將士立功心切。望著營牆上的守軍,宛如一顆顆白花花的銀子。
而駐守於此的三千駐軍,絕大部分都是匈奴漢軍,哪裡有什麼拼死力戰之心。一見對方打得如此兇猛,頓時心生怯意,畏縮不前。
眼見著渭水之上,源源不斷的兵馬渡河,頓時嚇得臉色發白。對方兵力只怕有上萬之多,憑藉他們這點兵力,如何守得住?
任憑匈奴將領如何呼喝威脅,匈奴漢軍在虎狼軍猛烈的攻勢下,依然節節敗退。
沒過多久,營牆便被虎狼軍佔據大半,隨著底下人潮越來越多,營牆眼看著已經守不住了。
匈奴將領見狀,不由暗恨不已,當即率領殘存的數百騎兵,拋下營寨,飛奔往長安彙報軍情。
沒有了主將,匈奴漢軍頓時土崩瓦解,整個營牆便被虎狼軍佔據。
戰鬥僅僅持續了一個多時辰,南岸的營地便告攻破。此戰,虎狼軍死傷八百多人,殲滅守軍一千多人,俘虜數百,另外還有近千人逃遁。
已經渡河的近萬兵馬,立即打掃戰場,鞏固營寨,嚴防敵軍來襲。而渭水之上,木筏往來迎送,將剩下的兩萬多兵馬,全部送往南岸。
待近三萬兵馬全部渡過渭水,時間已經過去三個時辰。李戩知道,以匈奴騎兵的速度,此時應該已經將這裡的訊息,送到了長安城下。
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李戩當即命虎狼軍駐紮此地,加緊加固營寨。而他則率領五千騎兵,趁著夜色,繞道潛行至阿城附近。
正如李戩所料,劉曜在得知此事後,大為震驚。徵北軍的兵力不是都已經分散各地了嗎,怎麼可能還有一支數萬的兵馬?
儘管劉曜對此十分不解,但局勢突變,也容不得他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