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安北之策(1 / 2)

小說:漢牧天下 作者:龍飛宇

一月中旬,李戩終於回到闊別半年之久的長安。

一回到府中,先是抱起快兩歲的兒子逗弄一番,惹得他哇哇大哭後,便迫不及待的拉著賀蘭雲蘿,前往房中聊聊人生。

第二日,李戩便召集所有留在長安的高層官員,商議處置新近收復的大片疆域。

面對突然間多出的近千里方圓疆土,眾人一時間也感到十分棘手。其原因便在於土地遼闊,而治下人口卻沒有那麼多,可以用於遷徙安置。

如今徵北軍治下的百姓,只有兩百多萬人。絕大部分都聚集在關中之地,此乃根基所在,不可動搖。

至於上郡,寧夏郡等地,正處於大開發當中,同樣需要大量的人口,亦不可輕動。

而新得的北方之地,經過這幾年的征戰廝殺,此地人口已經所剩無幾。待到徵北軍拿下此地,期間收服的附屬部族,再加上俘獲的數萬鐵弗部眾,整個北方竟然只剩十餘萬人,銳減一半之多。

人口不足,則錢糧難聚,統治無力。駐守北境的駐軍供應補給,便無法依託周邊來解決。漫長的補給線,將給徵北軍帶來沉重的負擔。

更讓人擔憂的是,塞外還有一個可怕的強敵,一旦爆發大戰,僅靠一萬駐軍是遠遠不夠的。

關中據此千里之遙,根本就鞭長莫及。唯有徵召周邊各地兵源,方能迅速增援,填補戰力,以待後援。

故而,想要讓北方之地長治久安,遷徙人口是唯一的選擇。

“主上,屬下以為,或可從各地按照一定比例,抽調部分人口,遷徙北上。如此一來,便不會影響各地人口穩定,又能充實北方人口。“

李戩聞言,不由微微點頭,頗為贊同秦無害的建言,此雖非上策,卻勝在穩妥。

“主上,秦大人所言,屬下以為有兩弊。”這時,張崇霍然起身,“其一,治標不治本,整個關內人口僅有兩百萬,如今各地皆有人力不足之患,所分又能幾何?最多隻能三十抽其一,亦不過五萬人之多,於廣闊的北方,不過杯水車薪罷了。”

“其二,百姓皆念故土,豈肯背井離鄉?若是強制驅離,必然生怨。一旦亂起,北方如何能穩?”

眾人聞言,不由紛紛點頭認同。關中經歷匈奴之亂後,人口大減,東部三郡可謂百廢待興。

更何況,經過眾人的努力,百姓雖說不能衣食無憂,但也已經安置妥當,有房有地,正是重新開始之時,誰還願意遷往更加苦寒的北方去?

秦無害微微瞥了眼張崇,沉聲道:“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若是事事顧忌,豈能成事?況且北方並不是處處苦寒,昔年秦漢設朔方,九原等郡,滋生人口數十萬,時人稱之為新秦中。那些百姓去後,未必不如往昔。“

“至於關中人口不足,我自然知曉其中的難處。可北方之地乃我關中屏障,不可不用心向我徵北軍的關中之民。即便只能抽調十萬人口,亦可為北方根基。再從周邊州郡招攬流民,作為補充,假以時日,北方必然能夠繁盛起來。“

秦無害的話,同樣讓眾人覺得在理。北方初得,民心未附,單單依靠徵北軍震懾不臣,是遠遠不夠的。

遷徙關中之民北上,則可改變胡漢人口比例,從而提高徵北軍在當地的統治能力。時間一長,北方胡部經過漢人的潛移默化,自然而然的便成了其中的一部分。

李戩同樣在深思,該採取何種辦法,才能實現北方的穩定。聽完兩人的建言,當即說道:“無害所言,不無道理。然關中百姓的利益,同樣不能忽視。可先招募自願北上遷居之民,給予更大的惠政,以吸引百姓主動遷徙。”

“另外,加大對司州,荊州,以及秦州等地流民的招攬力度,用於填補北方人口不足之患。“

”主上,若是如此,只怕耗時日長,方能見效啊?”秦無害聞言,當即皺起眉頭,沉聲說道。

李戩無奈道:”北方短時間內,尚無外患,或可徐徐圖之,不必操之過急。“

說完了人口問題,眾人轉而開始討論針對北方之地的管理。

有上郡,寧夏郡等地的前例可借鑑,對於北方的治理,並無多大的問題。

眾人商議之後,一致議定,將北方之地,分為兩郡,自賀蘭郡以北到陰山高闕塞,重設朔方郡,下轄廣牧縣,沃野縣,肆盧縣;

上郡以北至陰山東段,設為五原郡,下轄臨沃縣,五原縣,河陰縣。

這幾個縣基本都毗鄰黃河兩岸,將作為今後漢民遷徙之地。至於散佈於河南各地的胡族,則依照前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