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思想所感染了。對那些農夫身上的無奈和悲哀感同身受,所以也對儒士們那鄙夷農夫是粗鄙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惺惺作態感到不齒和憤怒。
“哎!原來……我一直以來也是如此。農夫們的辛勤勞作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糧食,但是我們這些所謂講究仁義的儒士。卻根本沒有將他們當做一回事。甚至還覺得他們下賤,就該做這樣的粗活……”
袁暮的心中蹭地升騰起一股內疚的情緒思想,羞愧地低下了頭。但是智海當中的思想卻變得越來越精粹起來。
“他們不下賤!他們做的事情也不是粗鄙事。”
就在這個時候,一直沉默地蹲著寫詩的蘇林。站了起來,轉過身來面對著那些面露詫異的府院學生們。義正言辭地厲聲說道,“我們這些所謂的儒士,從小就苦讀孔孟詩書和百家經義。認為思想是最高的力量,卻看不起那些連智都沒開的農民百姓。
可是,你們可否知道,如果沒有他們的辛勤勞作,哪裡有餵養我們的一日三餐?但是他們如此辛勤的勞作,非但得不到自己應有的收穫和保障,連一點尊重和地位都沒有,像這位大爺都六十高齡了,還帶著病,卻依舊要被驅趕著收割稻穗……”
蘇林知道,這裡雖然是一個講究仁義道德的儒道世界,但是卻依舊有階級壓迫,有貧富分化,有許多許多的不公平。儒士們是站在社會頂層的階級,而農民百姓卻處在社會的最底層被剝削。
明知道自己的所為和所言並不能改變這個世界的境況,但是蘇林還是忍不住,一股在智海當中湧動的思想,讓他迫切地想要為農夫們正名,更想要告訴那些看不起農夫的儒士們。
耕種收割,不是粗鄙的事情,而是能夠養育無數人再高尚不過的事業。
目不識丁的農夫,他們比起那些在朝堂上勾心鬥角的進士、大學士們更值得我們尊重,因為是他們辛勤的雙手勞動,才有了我們的飽腹。
蘇林的口中,一番前所未有的言論,讓在場所有的儒士都為之一怔。在此之前,他們從來就沒有考慮過,農夫們的感受,農夫們的生命和生活。聖力法術改變氣候環境種植,農夫們就好像是農具一般,被他們驅趕著用來種植和收割作物。
如今,蘇林的一首《憫農》,猶如利劍一樣,刺入了每一名儒士的心口,從他們的內心最深處質問著,讓他們的良知和思想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煎熬。
“農夫們用辛勤雙手種植的作物養育了我們,可是我們卻……卻覺得他們是下賤的……我……從前的我怎麼會如此想?”
“他們雖然幹著髒活累活,但是卻從無怨言,反倒是我們這些成日裡悠閒讀書的儒士,卻偏偏看不起他們……”
……
幾乎是所有的儒士們都低下了頭來,思想直面自己的內心,饒是呂通和劉世民等幾人,也不得不承認蘇林說的是對的。
“農事不粗鄙!下田又有何妨?哈哈……沒想到我方家方徽也有下田幹農活的一天啊?”
就在眾人都紛紛羞愧感慨的時候,舉人方徽卻最早醒悟過來,捲起褲腳就衝下了水田,從一名農民的手中搶來了鐮刀,學著之前農民們的樣子,一手抓住稻杆一手快速地用鐮刀收割。
而在這個收割的過程當中,方徽的智海當中掀起陣陣明悟,他的舉人道心竟然在這一瞬間凝練了許多,至少相當於減少了半年的苦讀啊!這就是實踐出真知,讀了《憫農》的思想,又身體力行,切實體會了農夫的辛勤勞作,方徽智海內的思想感悟之深,自然和空讀詩書不可同日而語。
“對!大地孕育糧食,孔聖人也說過,農乃一切之本。我們又憑什麼看不起農事呢?給我鐮刀,我也下田!”
其他的秀才舉人也頓時明白了過來,紛紛爭著搶著要下地收割稻穀。這是一次非常之難得的實踐思想和道理的機會,若是能夠把握這次機會,思想的進步,將會是非常神速的。
可是偏偏,方才蘇林的這一首《憫農》光幕,讓萬畝稻穗垂頭自折,一片又一片的稻穗自然折斷,疊在一起。
所以,這些秀才舉人們,大都晚了一步,等他們趕到水田的時候,所有的稻穗都已經成為了一垛一垛的稻穀。上萬民的農民們看到這一幕,都紛紛拍手歡呼了起來。本來還需要大半天的收割工作,因為蘇林的一首《憫農》,徹底地結束了。
那些收割不到稻穀的秀才舉人們,也不計較踏著髒兮兮的水田,拼命的想要抓住機會感悟這一絲憐憫農人的思想。
而半空當中,巨大的神農氏聖像,在所有的稻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