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云亦云。唯獨蘇林這小子,說不定能給我驚喜也不一定呢!”
當然,畫中世界的秀才考生們,並聽不到大畫家陸清然陸老是這樣評價他們跟風模仿的行為。此時,他們正奮力地踏著金燦燦的勤道,朝著另一頭快步走去。
在他們認為,走過這勤道,就能夠達到西林寺,然後破畫離開了。可是,不一會兒,他們便發現,自己的勤道好像到頭了。再也沒有落足的地方,最後只能夠不甘心地落了下來。
環顧四周,勤道的盡頭,並沒有達到西林寺。而是又落入了另一輪的山峰懷抱當中。
“怎麼回事?你們快看,那些模仿鄒子齊寫詩的秀才考生們,勤道走到了盡頭,並沒有走出畫卷!”
“他們的勤道似乎……都太短了一些!鄒子齊的勤道長度,至少是他們的三倍長,他還在走,不知道鄒子齊能否走出畫中世界!”
……
畫外的觀眾們被這突如其然的變故一驚,心就更懸了起來。原先以為沒有任何懸念的事情,突然峰迴路轉,他們也開始懷疑,是否鄒子齊的勤道能夠走出畫卷了。
“果然如我所料,若是勤道便是走出畫卷的辦法,那就太簡單了。鄒子齊恐怕隱約知道沒那麼簡單,所以他刻意用五個聖字‘勤’強化了他的勤道。但是,就算是這樣,他也不能夠一舉走出畫卷!”
看到好些秀才考生從勤道上掉落下來,蘇林便印證了自己心中的想法,開口對洪離玉說道,“離玉,依我看來,這幅畫卷,不僅僅是一層迷陣,極有可能是兩層、三層,甚至是多層迷陣。你看那些跟隨鄒子齊畫出勤道的考生,他們依靠勤道,雖然能夠走出第一層崇山迷陣,但是卻掉落在第二層迷陣裡面了。”
“當真是這樣!蘇林,我也發現了。我們現在處在的位置,是外面的一層迷陣。山峰隨著我們而動,阻止我們進入裡面的迷陣。而想要進入最核心的西林寺,就要突破重重迷陣,才能夠識得廬山的真面目,踏入西林寺當中,破畫而出!”
洪離玉的思想在蘇林的帶動之下,也越來越活躍和接近真相了,一步步說出了自己的分析。
“正是如此!所以,勤道在我看來,只是一種笨辦法。透過勤的思想去構築破陣的道路,其實是在使用蠻力。就好像一個人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只知道埋頭勤奮苦學的話。雖然不能說這樣的方法完全錯誤,但是卻收效甚微,事倍功半。而如果真正掌握到了這些迷陣的核心,掌握了正確的辦法,就不需要耗費如此大的蠻力,直接便可直達西林寺,破畫而出……”
蘇林點頭道,“而現在我們便是要仔細地觀察周圍的環境,這崇山峻嶺的畫卷。想要以詩破畫,就要真正的明白這幅畫表達的是什麼思想。再將這種思想用自己的理解寫入詩詞當中,才能夠真正地對症下藥,做到以詩破畫……”
第兩百一十四章寄器
勤勉!勤奮!
不管是在華夏還是在現在的天仁大陸,都是被所有文人儒士所提倡的一種美德。
“書山有路勤為徑”更是直言勤奮是學習知識和思想不可缺少的品質,同時還有“笨鳥先飛”、“勤能補拙”這樣被世人常常用來勉勵他人要勤奮的成語典故。
所以,如果完全不提《廬山雲峰》這幅畫的話,鄒子齊以詩詞當中蘊含“勤”之思想,用聖力開闢勤道的做法,絕對是可圈可點的。
但是現在,這州試的第二關,完全取決於詩詞思想和畫中世界思想的契合度,才有可能破畫而出。
勤道的確不俗,不然也不會引起畫中世界考生秀才們的紛紛效仿,還有畫外百姓和秀才們的交口稱讚。
可現在畫中世界的局面,卻讓鄒子齊自己都略顯尷尬。原先,鄒子齊想出以勤道破畫而出的時候,還挺有把握。因為他的身上,還有著五個聖字“勤”,可是誰知道,這畫中世界的迷陣,是一重又一重,鄒子齊耗費了巨大的聖力和思想築造的勤道,最後也像那些效仿他的秀才考生一樣,走到了盡頭卻還是觸碰不到西林寺。
“可惡!這陸清然不愧是翰林大學士文位的大畫家,恐怕這一幅《廬山雲峰》是他的巔峰之作了,甚至……只差那麼一絲便可以成為大儒文寶!我用五個聖字‘勤’築造的勤道,都只是跳過了三層迷陣,沒能夠完全貫穿畫中世界……”
腳下的勤道已經竭盡。鄒子齊也不得不揮舞了一下手中的陰陽兩面扇,帶起一朵聖力凝聚的黑白雲朵。載著他風度翩翩地落了下來,免得像其他的那些考生一樣。被迫從勤道上墜落,措手不及地摔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