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相識恨晚(2 / 2)

松,你說得太對了!”

他此時心中高興,有感而發,忍不住又大發感慨,道:“自古以來,成大事者,莫不要有超強的信心,變法改革尤其如此。古往今來,但凡要變法創新,總是難免要觸動既得利益,難免要遭到各種守舊勢力的阻撓破壞,難免要遇到重重困難。變法是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自己有信心,堅定不移,就更加重要。當年盤庚遷都,阻撓者眾,而卒能成功,就是因為有信心;商鞅變法,遭到秦國舊貴族的各種破壞干擾,而他第一件事就是徙木立信,給秦王和百姓以變法的信心!”

武松並不精通曆史,但是,對於盤庚遷都、商鞅變法這樣的歷史上著名的變法典故,多少還是有些瞭解的。

盤庚遷都,是發生在商朝中期的一次歷史事件。當時,商朝的都市位於黃河下游,常常鬧水災,被洪水淹沒過,商朝的貴族們忙於勾心鬥角、爭名奪利,不去考慮國計民生的大事,反而從自己的私利出發,反對遷都。盤庚繼位為商王后,堅決要把都城遷到殷(河南安陽),這樣一是可以躲避自然災害,二是可以打『亂』舊都城裡貴族們你爭我奪的紛『亂』格局,三是可以破舊立新,一切重頭再來,安定局面。果然,儘管幾乎遭到全國上下的一致反對,但盤庚排除各種困難遷都之後,商朝迎來了一次新的繁榮。

商鞅變法的事情就更加有名了。商鞅徙木立信的事情,更為人們所熟知。從這兩件變法的典故里,確實可以看出,對於變法改革來說,改革者自己的信心,的確至關重要。

徐恩越想越覺得武松說得有道理,道:“本朝王荊公帶領公相大人兄弟倆推行變法,富國強兵,本來各方面都已經初見成效。無奈神宗皇帝一駕崩,朝廷便改弦更張,盡除新法,說到底,還是對變法的信心不足。現在,公相大人繼承王荊公的遺志,推行變法,務必持之以恆、一貫到底,再不能半途而廢了。只要我們堅持到底,變法必定成功。”

他再次大笑著看著武松,滿眼都是欣賞讚許之情,道:“武松啊武松,你不僅天生神勇,而且是見識非凡哪。本官對你,相識恨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