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 因為金蓮(1 / 2)

那一老一女兩人在向新禁軍官兵請求拜見周邦彥時,武松正和周邦彥等一般人在討論他們新填的這首詞。

這首詞裡,明確提到了“武將軍在”一句,典型的是在歌頌武松。

作為二十一世紀穿越過來的人,武松在前世就聽慣了“東方紅,太陽昇”、“***的軍隊戰無不勝”之類的歌,因此,對於周邦彥等人在歌詞中旗幟鮮明地歌頌自己,並不反感,反而在內心裡覺得自己招攬周邦彥等人,果然沒有錯:這些人,懂事啊。

武松要在這個時代打造一支能夠改變歷史、挽救大宋百萬百姓的鐵軍,就必須樹立自己在軍中的絕對權威。因此,周邦彥等人填詞歌頌他,讓新禁軍的官兵們傳唱,這是符合武松的心意的。

不過,武松還有不滿意的地方。

他對周邦彥,以及在座的張耒、賀鑄、朱弁(biàn)、陳與義、晁元禮、方惟深、李重元、汪藻等人,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我們新禁軍出來剿匪,固然是當今皇帝和朝廷的命令,這不錯。不過,也不完全是為了報答軍恩嘛。我們更是為了報答百姓,讓大宋的普通老百姓都能過上安穩幸福的日子,對不對?”

周邦彥等人只能點頭稱是。武松道:“所以呢,這首詞中說的什麼‘盡道君恩難報’、‘聖主無憂’啊之類,我也不能說你們錯,但總是覺得,還不夠好。我看以後還是要突出我們新禁軍,不只是皇帝欽命組建的軍隊,更是一支心向百姓的軍隊,屬於大宋百姓的軍隊,是百姓的子弟兵,這一來可以體現皇帝愛民如子,二來更可以拉近我們新禁軍與百姓的距離,讓廣大老百姓更加支援擁護我們新禁軍。你們覺得如何?”

周邦彥等人還在沉『吟』,思考武松說這番話的用意,一旁的聞煥章已經明白了武松話裡的意思。武松這分明是要淡化新禁軍對朝廷和皇帝愚忠的『色』彩,更重要的是要讓新禁軍忠於武松,關愛百姓。所以,他立即附和:“極是!極是!我雖然愚鈍,不懂填詞,但深覺武將軍說得在理。畢竟,民為邦本,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新禁軍首先還是要關愛百姓,這與皇帝愛民如子也是一致的嘛!”

武松的本意,是要效仿後世現代人民軍隊的宗旨,把新禁軍打造成一支真正熱愛百姓、而不僅僅是對宋徽宗忠誠的軍隊。聞煥章的話,可以說正合他意。

這時,賀鑄也點頭道:“聞參謀說得不錯,我們確實應該如此。今後填詞譜曲,不能只是說要忠誠於朝廷皇帝,也要突出對天下百姓的關愛。這樣我們新禁軍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得到百姓的支援和擁護,這樣才能戰無不勝!”

武松意味深長的看了賀鑄一眼。憑藉對前世讀書殘存的記憶,他知道,歷史上的賀鑄,少年時就懷有戍邊衛國、建立軍功以“金印錦衣耀閭里”(《子規行》)的雄心壯志,但因為宋朝『奸』佞當道,他始終沉淪下僚而無所建樹,壯志難酬,更對國家民族命運充滿憂慮,因此最後是辭官歸故里,對宋朝充滿失望的。

也就是說,賀鑄這個人,聰明得很,並不是那種讀死書、一味對皇帝愚忠的人,而是把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百姓的憂樂看得更重。所以,他才能夠理解武松和聞煥章的話。武松覺得,這個人,今後也可以更多的重用。

武松招攬的這些文人,可以說個個都是飽讀詩書、才華橫溢之士,不過,其中,尤以周邦彥、陳與義和賀鑄最為突出。賀鑄在他們之中,也很有聲望。因此,他此言一出,其他人立即紛紛表示認同。周邦彥最後也點頭,表示今後填詞譜曲,乃至整個新禁軍的宣傳,都應該按照武松所說,突出新禁軍和武松關愛百姓,而不僅僅是效忠朝廷。

這看似一件小事,其實卻關係到整個新禁軍今後的建軍理念和發展方向。

也是因為,此時的新禁軍,朝廷還並沒有照著大宋一般軍隊的慣例,派來監軍。一來是宋徽宗確實想創新軍隊管理方法,二來也是由於蔡京、童貫、高俅等人在朝堂上博弈,對派誰來新禁軍中擔當監軍意見始終沒有統一。所以,沒有監軍的新禁軍,才一切更加由武松說了算。

要是朝廷派來了監軍,對於這種監軍理念和發展方向,肯定是不會同意的,甚至還會報告朝廷,說武松有不臣之心。

武松和周邦彥、賀鑄、陳與義等人正討論到這個時候,有士兵前來報告,說那個老者和蒙面女子因為聽了歌曲,想要拜會周邦彥。

武松一聽,心裡便禁不住猜測,這一老一少,自稱是賣唱的,又是東京口音,會是誰呢?

他仔細搜尋記憶中殘存的前世水滸故事中的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